科技日報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5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科學家通過果蠅實驗,識別出會在傷口附近區(qū)域發(fā)生作用的8個新基因,這些基因很可能在傷口愈合中扮演重要角色。相關論文發(fā)表在本周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研究人員發(fā)現,在調控果蠅硬質外骨骼或外皮生物過程的基因中,有許多也控制著人類皮膚的生物過程,有望成為開發(fā)新型傷口愈合藥或皮膚病治療藥物的佳候選。論文*作者、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生物科學分部臨時院長雷切爾·帕特森教授說:“在果蠅傷口愈合過程中,涉及到許多關鍵分子和蛋白質。果蠅的基因不像哺乳動物那么復雜,更容易找到單個基因的專項生物功能。”
實驗中,研究人員刺穿了果蠅胚胎的外皮和表皮,檢測到胚胎在發(fā)生愈合反應時,有84個基因被打開,78個基因被關閉。他們從這162個基因中識別出8個。在發(fā)育期的大部分細胞中,這些基因要么表達水平非常低,要么根本就不表達,但在穿刺傷口附近卻非常活躍。而且一旦果蠅的外皮或表皮被刺穿,就開始一種免疫反應,釋放出抗菌肽和其他化合物,讓胚胎嚴陣以待防備細菌或真菌從受傷部位進入。
新研究中的關鍵一步是,利用胰島素激活傷口愈合中的有關基因。下一步他們將觀察這些基因在人體中是否也有類似作用。紐約市立學院醫(yī)學副教授華雷斯認為,這項研究的一個大用處就是,“能制造出更好的繃帶,其中含有促進傷口愈合的基因”。
“我們的成果也有望用到現有人類治療手段中,通過結合特殊的調控系蛋白酶和抗菌肽,可以促進糖尿病潰瘍或皮膚移植部位的傷口更有效愈合。”帕特森說,也可能用于治療慢性皮膚病,如牛皮癬、嚴重皮膚干燥和濕疹等,在這些皮膚病中,這些酶的水平都不正常。
傷口久久不能愈合著實讓人鬧心,不僅體現在身體上,更體現在精神上。盡管隨著醫(yī)學的不斷進步,普通患者的傷口愈合已經越來越快,但對一些特定患者來說,卻依舊飽受病痛。文中提到的可促進傷口愈合的基因的發(fā)現,或使這一現狀得到改觀,唯愿這種改觀不是杯水車薪。不過,據說將蜂蜜直接涂擦在皮膚或傷口上,有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不妨一試。另外,少吃容易引發(fā)感染的蔥、辣椒、韭菜等也是很有必要的。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