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德國HYDAC賀德克安全氣囊保質期及注意事項
閱讀:285 發布時間:2024-6-6德國HYDAC賀德克安全氣囊保質期及注意事項
(1)安全氣囊只是輔助安全系統,需與安全帶配合使用。設計安全氣囊的初衷就是在安全帶的作用下輔助保護駕乘者的安全,而大家往往容易將安全氣囊與安全帶分開來看,認為有了安全氣囊,安全帶的作用就不大了,因此就出現了當發生正面碰撞時,沒有佩戴安全帶而被安全氣囊所傷的情況。由于安全氣囊的充氣速度非常快,充氣瞬間的沖擊力也很大,如果不佩戴安全帶,駕乘者就會由于巨大的慣性而過早地沖向未充滿氣的安全氣囊,這時就會發生意外中的意外,安全氣囊反而起了負面作用。因此,在駕駛和乘坐裝有正面安全氣囊的汽車時,一定要系上安全帶,如果發生正面碰撞,安全帶加上安全氣囊的雙重保護才能得到充分保護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2)當汽車裝有前排乘員安全氣囊時,切不可讓兒童坐在前排或在此位置安置兒童座椅,若可以手動關閉此位置的安全氣囊,則應該在兒童乘坐之前關閉此位置的安全氣囊。因為安全氣囊的爆發會對兒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傷害,前排乘員安全氣囊沖擊較大,其爆發力是兒童所承受不了的。
(3)要注意觀察、位于儀表盤上的安全氣囊警告燈。在正常情況下,點火開關轉到“ACC"或“ON"位置時,警告燈會亮大約6s,進行自檢后熄滅,若警告燈長亮,則表明安全氣囊系統有故障,應進行修理。否則,有可能出現氣囊不起作用或誤彈出的情況。
(4)氣囊炸開后必須更換,在安裝新氣囊時必須注意,碰撞傳感器裝在電腦板內的要隨電腦板更換,裝在電腦板外的也要單獨更換,不然容易引爆;由于氣囊是配合安全帶使用的,的拉緊裝置的安全帶拉緊器也要更換。
(5)風擋玻璃不能懸掛小掛件和小飾物,不然在氣囊彈出時,掛件飾物突然受撞,會產生猛力,像一樣射向乘坐者,后果不堪設想。
(6)不能敲打氣囊裸露在外的標識部位,因為氣囊中含有一種易被電引爆的化學成分,如受到一定作用力的敲打,很容易被引爆。
(7)由于氣囊彈開時發生急劇地充氣膨脹,其沖擊力極大,此時,如果你沒有正確佩戴安全帶,或是坐得離氣囊太近,氣囊膨脹時的沖擊力同樣會對人員千萬傷害。所以,要晝保持方向盤和駕駛員之間的距離大于10cm,并將座椅盡量向后移。
(8)不要在乘客與氣囊之間放置堅硬或尖銳的物體,否則,氣囊爆炸時的強大沖擊力同樣會將它們壓到人身上,造成死傷。
(9)戴眼鏡的駕駛員最好要戴上安全眼鏡,因為安全氣囊撞上眼鏡會將玻璃撞碎,造成眼球和臉部受傷。
打開
為了保證安全氣囊在適當的時候打開,汽車生產廠家都規定了氣囊的起爆條件,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氣囊才會爆炸。雖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車內乘員碰得頭破血流,甚至出現生命危險,車輛接近報廢,但是如果達不到安全氣囊爆炸的條件,氣囊還是不會打開。
安全氣囊打開需要合適的速度和碰撞角度。從理論上講,只有車輛的正前方左右大約60°之間位置 撞擊在固定的物體上,速度高于30KM/h,這時安全氣囊才可能打開。這里所說的速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的車速,而是在試驗室中車輛相對剛性固定障 礙物碰撞的速度,實際碰撞中汽車的速度高于試驗速度氣囊才能打開。
汽車發生碰撞時的主要受力部位是保險杠和車身縱梁,為了緩沖碰撞時的沖擊力,車身前部大都設計 有碰撞緩沖區,而且車身的剛度公布也是不均勻的。在一些事故中,例如當轎車與沒有后部防護裝置的卡車發生鉆入性追尾事故,或轎車碰撞護欄后發生翻車事故, 或發生車身側面碰撞等,這樣的事故往往沒有車身前部的直接撞擊,主要是車身上部和側面發生碰撞,碰撞車身部位的剛度很小,雖然車艙發生了很大的變形,造成 了車內乘員受傷或死亡,但是由于碰撞部位不對,有時候氣囊并不能打開。
傳感器用天檢測、判斷汽車發生碰撞時的撞擊信號,以便及時點爆安全氣囊。傳感器按其功能可分為碰撞傳感器和保險傳感器兩種。碰撞傳感器負責檢測碰撞的激烈程度,如果汽車以40KM/H的車速迎面撞到一個不可變形的固定障礙物上,碰撞傳感器便會動作,接通搭鐵回路;保險傳感器,其閉合的減速度要稍小一些,起保險作用,防止因碰撞傳感器短路而造成誤膨開
傳感器按其結構可分為機械式、機電式和電子式3種。下面以機械式傳感器(偏心錘式碰撞傳感器)為例說明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機械式傳感器一般安裝在保險杠與擋泥板之間,用來感知低速碰撞的信號。傳感器安裝在一個密封的防震保護盒內,其結構見圖,當傳感器中的重錘的移動速度高于某一特定車速(稱為TBD車速)時,重錘便將其機械能直接傳給引發器使氣囊膨開。
具體的工作原理:汽車正常行駛時,扭力彈簧2將重3、動觸頭6、12、14定在上止點位置,傳感器沒有觸發信號經給ECU。當汽車碰撞時,減速度所產生的慣性力克服彈簧的扭力而使重錘產生運動,帶動觸橋5轉動,使動、靜觸頭結合。此時,傳感器向ECU發出接通遼信號,同時安全傳感器也接通,ECU發出引爆指令。
氣體發生
氣體發生器又稱充氣器,用于點火器引爆點火劑時,產生氣體向氣囊充氣,使氣囊膨開。氣體發生器用專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氣囊支架上,裝配時只能用專用工具進行裝配。氣體發生器由上蓋、下蓋、充氣劑和金屬濾網組成。上蓋上有若干個充氣孔,充氣盡職盡責有長方孔和圓孔兩種。下蓋上有安裝孔,以便將氣體發生器安裝到氣囊支架上。上蓋與下蓋用冷壓工藝裝成一體,殼體內裝充氣劑、濾網和點器。金屬濾網安放在氣體發生器的內表面,用以過濾充氣劑和點火劑燃燒后的渣粒。
大多數氣體發生器都是利用熱效反應產生氮氣而充入氣囊。在點火器引爆點火劑的瞬間,點火劑會產生大量熱量,受熱立即分解釋放氮氣,并從充氣孔充入氣囊。
點火器
點火器外包鋁箔,安裝在氣體發生器內部中央位置。點火劑包括引爆和引藥,引出導線與氣囊連接器插頭連接,連接器中設有短路片。當連接器插頭拔下或插頭與連接器未結合時,短路片將兩根引線短接,防止靜電或誤導電將電熱絲電路接通而造成氣囊誤膨開。
當ECU發出點火指令時,電熱絲電路接通,電熱絲迅速紅熱引爆引藥,引爆瞬間爆炸產生熱量,藥筒內溫度和壓力急劇升高并沖破藥筒,使充氣劑受熱分解釋放入氣囊。
如前所述,氣囊按布置位置可分為駕駛員側氣囊、乘客側氣囊、后排氣囊、側面氣囊和頂部氣囊等;按大小可分為保護整個止身的天型氣囊和主要保護面部的小型護面氣囊。護面氣囊成本較低,但一定要和座椅安全帶配合使用才有保護作用。由于歐洲車普遍使用安全帶,所以歐洲汽車多采用小型氣囊。美國汽車則針對未使用安全帶設計,采用開型氣囊。
早期使用的安全氣囊是用尼龍織物涂以聚氯丁烯制造而成的。氣囊除了基底材料不變外,有兩種基本的設計構思。一是傳統的用涂層織物制成品的安全氣囊,通過改變其氣道的尺寸來控制其緩沖性大小;另一種是用具有一定透氣性的不涂覆織物,來控制其緩沖性,但對其透氣率有嚴格的要求。采用較多的是前一種,大多以防裂性能好的聚酰胺織物制成,里面涂有聚氯丁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