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發展工業互聯網 現貨式探索在路上
閱讀:1186 發布時間:2018-7-10發展工業互聯網 現貨式探索在路上
數字化魅力在決策層達成了共識。黨的*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優良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為新時代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明了戰略方向,明確了發展重點。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近日指出,以信息網絡技術加速創新與滲透融合為突出特征的新工業革命,不斷加速經濟數字化轉型步伐,工業互聯網蓬勃興起,推動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向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轉變。
如何讓數字化激發新業態、新模式落地,進而創造客觀的經濟效益,是產業界需要認真探索的。現貨工業報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采訪。
“沒有原始創新只能跟著走”
當東西方工業文明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重構并融合各自的架構體系時,新一輪科技變革風起云涌,產業格局正醞釀調整。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制高點,工業互聯網受到的關注。
“工業互聯網這個名詞及其初始理念在2012年由通用電氣公司提出,各國根據自身背景與特色,提出了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模式、手段和業態。”現貨工程院院士李伯虎6月中旬在工業互聯網論壇上說。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分別推出工業云平臺,并應用到制造業研發、生產、管理、營銷、物流、服務等全流程,推動制造業研發創新體系、生產組織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持續變革。
日本也在這方面加緊布局。日立電梯(現貨)有限公司副總裁賈宇輝告訴現貨工業報記者,日立物聯網技術應用方面也比較,包括幾年前就上線的MES智能制造系統。目前,日立電梯在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技術合作正在開發中。此外,該公司還開展了現貨版“BIVALE”日立樓宇綜合管理解決方案的技術合作。
不僅是產業界,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部門也都在積極謀劃制造業的下一輪發展。盡管概念、路徑不同,但目標相通,那就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從而實現產業升級和自身發展。
為此,現貨正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時間窗口期,充分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堅定不移地推動制造業沿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演進升級。
“智能技術、數字技術將在工業領域得到全面的廣泛使用,也就是常常說的引發新一輪產業革命,這是生產方式革命。”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關錫友在接受現貨工業報記者專訪時說,現貨工業迷失了計算機時代,但不能再迷失互聯網時代。“沒有原始創新,就只能跟在別人后面走”。
現貨式探索在路上
面對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深刻變革,世界主要國家競相把發展優良制造業作為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把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現貨也不例外,制造大國如何轉型升級一直是一道時代命題。
應當看到,我國制造業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并存,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現象明顯,綜合集成跨越難度大,缺乏有效解決方案,同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對融合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工業互聯網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更加復雜艱巨。
迎難而上合作共贏是很多現貨企業家融在血液里的品格。沈陽機床和神州數碼的合作就是一例。記者了解到,2015年,沈陽機床與神州數碼共同出資完成了一系列智能制造業務布局,推出“智能云科iSESOL工業互聯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