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撫生試劑-哈醫大通過色譜法建立食物嘌呤數據庫
閱讀:327 發布時間:2013-12-12哈醫大通過色譜法建立食物嘌呤數據庫
哪些食物中含有嘌呤物質?每種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又是多少?今后,痛風的“原兇”——嘌呤物質,將得到準確、科學的“再現”,為痛風患者健康膳食提供指導依據。日前,一項規范測定常見食物中嘌呤含量的研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進入研究階段。科研人員將初步建立我國食物中嘌呤含量的數據資料,并補充到國家食物成分數據庫中,為降低國內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病的患病率及癥狀減輕提供科學數據。
據了解,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我國人群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有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約2.4%—5.7%存在血尿酸過高的情況,從而引起痛風的發病。而在對痛風患者的治療中,醫生發現,低嘌呤膳食是治療該病的關鍵。
據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潘洪志副教授介紹,在我國食物成分表中,目前尚無食物中嘌呤含量的準確數據,臨床及有關上公布的嘌呤含量數據普遍來源不清且彼此不一致,對嘌呤含量高低類別的劃分標準也不盡相同,給廣大痛風患者治療時帶來極大疑惑。
哈醫大科研人員此次開展的嘌呤含量研究擬采用液相色譜法,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測定我國常見各類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包括腺嘌呤、鳥嘌呤、次黃嘌呤、黃嘌呤等,并計算總嘌呤含量,提高嘌呤測定方法的準確度、精密度和重現性,獲得準確的常用食物嘌呤含量數據。
測定結果評出后,將初步建立我國食物中嘌呤含量的數據資料,并補充到國家食物成分數據庫中,以此作為痛風患者健康膳食指導的依據。專家表示,該項研究預計在今年內完成,它將為降低我國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病的患病率和減輕癥狀提供科學數據,對公共衛生具有重大意義。
嘌呤為有機化合物,在人體內嘌呤氧化會變成尿酸,而尿酸過高就會引起痛風。據了解,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形成、關節畸形、腎實質性病變等。
痛風俗稱“富貴病”。該病一般在男性身上發病,且會遺傳。有痛風的病人發病時,除用藥物治療外,重要的是平時注意忌口,以限制飲食中嘌呤的含量。
哈醫大通過色譜法建立食物嘌呤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