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袁經理
- 電話:
- 021-66059366
- 手機:
- 15000689041
- 傳真:
- 021-66280198
- 地址:
- 上海市普陀區常和路100號
- 個性化:
- www.shhuydq.com
- 網址:
- www.shhuy.com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近日,某媒體發布一則新聞,報道了在遼寧沈陽檢車線附近路邊,有人打出“專修尾氣,不過不要錢”的廣告,通過“打吊瓶”、“換排氣管”等臨時措施欺騙檢測。
這不禁讓小編想起那則大眾在韓召回汽車的新聞。2015年9月,大眾承認了利用軟件躲避尾氣檢測的事實。美國環保署指控大眾旗下部分柴油車在尾氣檢測中,主要涉及氮氧化物排放。類似事件頻頻發生,在譴責不法分子利用為檢測儀器儀表漏洞牟取暴利的行為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該反思,如何才能堵上這些儀器儀表的漏洞。
汽車尾氣檢測設備疑似全產業鏈造假
近幾年,隨著“PM2.5”、“霧霾”等話題逐步走入大眾視野,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可以說,全社會都在治霾防污,但作為監管重要環節的汽車尾氣檢測卻亂象叢生,這與檢測設備普遍不符標準不合規范不無關系。
經多項研究證實,各地機動車中有10%~15%排放嚴重超標(被稱為“高排放汽車”),其污染量占當地機動車排放總量的50%~60%。
“機動車環保檢測的目的是找出高排放汽車,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檢測要規范、標準。但是遺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監管不到位,再加上一些利益的驅使,使得檢測設備本身就問題不少”,前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研究員韓應健說。
目前,各地環保部門多通過招標來采購汽車尾氣檢測儀器。例如,根據2014年中國政府采購網公布的有關移動遙感檢測系統中標公告顯示,北京、河南、江蘇、重慶、內蒙古、山東等地20多家環保部門采購了移動遙感檢測系統,采購總金額約4834.5萬元。此次采購共中標五家公司,但經求證,這五家公司的遙感檢測設備疑似無*的“三證”: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計量器具檢定證書和資格許可證。
2015年9月,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包括山東等四省在內的機動車尾氣檢測數據造假黑幕:黃牛收錢讓尾氣超標嚴重的車輛順利通過檢測;生產廠家指導檢測機構造假;設備生產時即存在可以更改數據的“后門”。
上述新聞直指汽車尾氣檢測行業全產業鏈造假,紛紛引起關注。在2015年的尾氣檢測數據造假事件中,各省環保廳召開調查。同年9月18日,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向省內各市環保局發出《關于開展全省機動車環保檢測線專項整治的通知》,要求重點檢查檢測儀器設備、檢測控制系統、數據傳輸系統等環檢線各個環節,并對新聞涉及到的公司實行逐臺檢查。
政府部門采取措施 出臺多項法律法規
這幾起尾氣檢測造假事件的發生不僅引發大眾的關注,也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016年初,環保部出臺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將數據質量問題上升到法律層面,不管是篡改、偽造監測數據,還是指使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都將受到嚴懲。
同年6月,環保部制定新《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生產、進口企業,應當向社會公開其生產、進口機動車車型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機型的環保信息,包括排放檢驗信息和污染控制技術信息,并對信息公開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負責。該規定將有效的制止當前某些企業的生產車輛排放標準造假問題。
盡管目前我國汽車尾氣檢測行業雜亂無章,但這也正是汽車檢測行業發展的一個良好的契機。只要檢測技術過硬,“換排氣管”等欺騙措施就成了掩耳盜鈴。而對于儀器儀表企業來說,正也是提高技術水平、占領市場的時機。
隨著政府部門頒布的各項法律法規,那些造假的檢測儀器設備生產公司勢必將被淘汰,檢測行業或迎來大洗牌。因此,我國檢測儀器儀表企業只要著力于檢測技術的研發,不斷更新產品,提高自身實力,必能在未來的尾氣檢測行業中占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