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閱讀:766 發布時間:2019-8-14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系統
活性污泥法
現階段,好氧生物處理法被廣泛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工藝選擇中,形成了以AO、A2O、倒置A2O以及氧化溝等為核心地位的工藝,該方法具有工藝相對比較成熟,對溶解態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較高,運行成本低等優點,但前期投資大,占地面積多,磷和氮去除率較低。
AO工藝
AO工藝,又稱厭氧好氧工藝,是在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有機物,還兼去除氮、磷等污染物的功能,其中在厭氧池主要進行生物脫氮除磷,好氧池作用是去除污水中有機物。在工藝日常運行控制中要求厭氧池中溶解氧濃度小于0.2mg/L,好氧池中溶解氧濃度維持在2mg/L~4mg/L之間。該工藝具有流程簡單,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常常應用于大型活性污泥法污水廠,但對于氮磷去除效果有限。
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系統A2O工藝
A2O工藝,又稱厭氧缺氧好氧工藝。該工藝是在AO工藝基礎上研發而來的,該工藝具同步生物脫氮除磷效果。厭氧池中發生釋磷作用,缺氧池的作用主要進行反硝化作用,好氧池中進行過量吸磷及硝化,以實現生物同步脫氮除磷效果。
從碳源方面而言,該工藝除磷效果優于脫氮效果。該工藝被廣泛應用于對脫氮除磷具有排放要求的大中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中。較其他具有同步脫氧除磷的污水處理工藝而言,該工藝流程相對較簡單,總水力停留時間小。其主要缺點就是對污水廠運行控制問題,氮和磷無法同時達到同步去除,這就需要熟悉工況的技術人員。該工藝對各污染物處理效率一般能達到:BOD5和SS為90%~95%,總氮為70%以上,總磷為90%左右,一般適用于要求脫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廠。
倒置A2O工藝倒置A2O工藝,又稱缺氧厭氧好氧工藝。該工藝是將正置A2O工藝的厭氧池和缺氧池進行對調,以減少回流污泥中所攜帶的硝態氮對厭氧池中聚磷菌釋磷的影響。由于污水首先進入缺氧池,反硝化細菌對碳源選擇較聚磷菌廣泛,該工藝通常脫氮效果優先于除磷效果。同時聚磷菌在厭氧池中進行充分釋磷后,由于饑餓效應作用,隨之進入好氧池后才能更好發揮吸磷作用。
氧化溝工藝氧化溝工藝屬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工藝,池體型狀通常建造成封閉的溝渠型。在溝槽首段安裝表面曝氣設備,一方面為混合液提供氧氣,另推動混合液以一定流速向前流動。
從流態方面而言,介于推流式和*混合式之間,*水流狀態有利于微生物的凝聚作用。該工藝對水溫、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性較強。由于剩余污泥多數已經達到穩定狀態,因此無需進行消化,減小了污水廠運行費用及基建成本。但考慮到不設初沉池,進入氧化溝的污水懸浮固體含量較高;表面曝氣設備的充氧效率稍低,電能耗稍高。
生物膜法
所謂生物膜法就是以一些細小濾料作為微生物附著生長的載體,載體為微生物的生長附著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大量微生物附著在載體上形成一層薄的膜狀生物污泥—生物膜,當廢水與生物膜進行充分接觸后,好氧微生物會以廢水中有機物作為微生物營養物質,經過一系列生物作用,從而對污水進行凈化。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設備和生物流化床等。
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就是在濾池內充滿填料,通過曝氣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利用濾料的截留作用以及微生物吸附作用,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吸附和降解,使廢水得到凈化。
采用該工藝進行處理后的出水水質效果較好,運行時抗水力沖擊的能力較強,耐低溫;生物膜易掛膜,啟動時間短。但是需要嚴格控制濾料的填充率和濾料的選擇等一系列參數,當工藝運行參數控制不當時,濾料會隨出水或在反沖洗水條件下出現流失狀況。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總趨勢是在保證出水水質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縮短和簡化工藝流程。那么,圍繞時空要素,克服傳統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復雜的弊端,通過對構筑物合理的一體化設計,利用合理的時空安排,完成池體連續穩定工作的一體化裝置,便符合這一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總趨勢。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既可以把曝氣和沉淀等操作按時間或空間順序進行調配,也可以把曝氣、沉淀單元或不同工藝的構筑物進行合建。其目的都是為了盡量減少占地面積、降低造價和運行費用,空間和時間則是此類工程設計的關鍵因素。國內外學者對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已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結合一些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如A/O、氧化溝、MBR和sBR等)設計制造各種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現有的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除一體化氧化溝外都比較適用于中小規模的污水處理。
現有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1、A/O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經大量實踐檢驗,A/O工藝對污水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包括其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A/O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是一種將缺氧、好氧段組成一個整體的污水處理裝置,若再把沉淀池組合進來,起到二沉池的作用,則可進一步提高出水水質。其主要特點有:(1)占地少、運行成本低、管理容易;(2)耐沖擊負荷、出水水質好;(3)可將出水回流至反應器進水口,形成“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脫氮系統”,取得較好的脫氮效果;(4)處理能力相對有限,大都適用于中小規模的污水處理。
一體化氧化溝又稱合建式氧化溝,曝氣凈化與固液分離操作在同一個構筑物中完成,無需建造單獨的二沉池,污泥自動回流,可應用于較大規模的污水處理工程中。
它的主要特點有:(1)不設初沉池和單獨的二沉池,流程短且占地少,建造及運行費用低,管理簡便;(2)污泥自動回流且回流及時,剩余污泥量少且性質穩定;(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硝化和脫氮作用明顯,并有一定的除磷效果;(4)沉淀器會對主溝的水力條件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如增加水頭損失、污泥回流不充分等,從而影響到氧化溝的整體處理效果。
一體化氧化溝技術開發至今已得到了迅速發展,根據沉淀器置于氧化溝的部位進行區分可概括為3類:溝內式、側溝式和中心島式一體化氧化溝。這3種形式國內都有工程實踐,國外的發展更為豐富,據1987年統計,美國已有92座合建式氧化溝。
3、一體化膜生物反應器
一體化膜生物反應器是將膜組件內置于生物反應器,集膜過濾和生物反應器的優點于一身的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其主要特點有:(1)將膜分離設備取代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并且剩余污泥少,具有技術、管理、投資和占地等方面的綜合優勢;(2)膜組件通常放置于生物反應器內,無需污泥回流設備,比膜外置式的能耗低得多,而且能大幅度去除細菌和病毒,出水水質好;(3)膜組件下方設有穿孔管曝氣,在膜表面形成循環流速可減輕膜面污染和臭味的產生;(4)膜組件比較容易堵塞,需要清洗和更換,帶來操作上的不便。
4、SBR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SBR工藝是將曝氣、反應、沉淀、排水、閑置這些單元操作按時間順序在同一個反應池中反復進行。一體化SBR反應器是SBR操作工藝與厭氧、好氧等生物過程相結合而構成的一體化裝置。其主要特點是:(1)流程簡單、曝氣池容積小、不設二沉池、不需污泥回流及池容利用率高;(2)出水好且水質穩定,并可取得較好的脫氮效果;(3)運行和操作靈活、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