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每天處理7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閱讀:938 發布時間:2019-10-11每天處理7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您所需要的設備型號:5t/d、10t/d、15t/d、20t/d、25t/d、30t/d、35t/d、40t/d、50t/d、60t/d、70t/d、80t/d、90t/d、100t/d、120t/d、150t/d、200t/d、250t/d、300t/d、400t/d、500t/d。
活性砂過濾器是一種集絮凝、澄清、過濾為一體的連續過濾設備,廣泛應用于飲用水、工業用水、污水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處理領域。系統采用升流式流動床過濾原理和單一均質濾料,過濾與洗砂同時進行,能夠24小時連續自動運行,巧妙的提砂和洗砂結構代替了傳統大功率反沖洗系統,能耗極低。
污水廠尾水通過進水管進入過濾器底部,經布水器均勻布水后自上而下通過濾料層。在此過程中,尾水被過濾,去除了水中的污染物。同時活性砂濾料中污染物的含量增加,并且下層濾料層的污染物程度比上層濾料要高。此時打開位于過濾器中央的空氣提升泵,將下層的石英砂濾料提至過濾器頂部的洗沙器中進行清洗。濾砂清洗后返回濾床,同時將清洗所產生的污染物外排。
活性砂濾料在提升泵的作用下呈自上而下的運動,對尾水起攪拌作用。過濾器內濾料能夠及時得到清潔,抗污染物負荷沖擊能力強。活性砂過濾器特殊的內部結構及其自身運行特點,使得混凝、澄清、過濾在同一個池體內可全部完成。
活性砂過濾器的技術特點
(1)石英砂濾料層較厚,濾池較深,土建費用較高;
(2)過濾效率較高,過濾效果較好,無需停機反沖洗,運行費用低;
(3)水頭損失較高,一般需要設置二次提升泵房,增加了運行費用;
(4)活性砂過濾器可根據水量變化靈活增加或減少過濾器數量,主要適應于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廠。
纖維濾池
工藝概況
纖維濾池是一種全新的重力式濾池,它采用了一種新型的纖維束軟填料作為濾元,其濾料直徑可達幾十微米甚至幾微米,具有比表面積大,過濾阻力小等優點。微小的濾料直徑,極大地增加了濾料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自由能,增加了水中雜質顆粒與濾料的接觸機會和濾料的吸附能力,從而提高了過濾效率和截污容量。
為充分發揮纖維濾料的特長,在濾池內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反洗排水槽、纖維密度調節裝置、纖維束濾料、濾板、布氣裝置、布水裝置。設備運行時水流經纖維濾料層,軟性纖維濾料在水流阻力作用下被壓實,濾層孔隙度沿水流動方向逐漸縮小,纖維密度逐漸增大,實現了深層過濾。當濾層截污到一定程度需清洗再生時,在反洗水作用下纖維濾層被放松,使濾料恢復自由狀態,對濾料進行氣水混合反洗,可有效地恢復濾元的過濾性能。
纖維濾池技術特點:
(1)過濾速度快,一般為20~30m/h;
(2)占地相對較小;
(3)設備均國產化,有利于日后維護管理;
(4)設備費用較高;
(5)濾池水頭損失較大,運行費用較高。
纖維濾盤過濾器是目前世界上的過濾器之一,主要用于廢水的深度處理與中水回用,目前在*已廣泛采用了該項技術。其主要特征為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高,出水穩定,連續運行,承受高水力及懸浮物負荷能力強,全自動運行,操作及保養簡便,運行費用低,土建費用低及占地極小等。
纖維轉盤濾池用于污水的深度處理,設計水質:進水SS=20~50mg/L,出水SS≤5mg/L,濁度≤2NTU,實際運行出水更,一般出水濁度在1左右或更低。
工藝運行原理
污水重力流或壓力流進入濾池,濾池中設有擋板消能設施。污水通過濾布過濾,重力流通過溢流槽排出濾池。過濾中部分污泥吸附于纖維濾布外側,逐漸形成污泥層。隨著纖維濾布上污泥的積聚,纖維濾布過濾阻力增加,濾池水位逐漸升高。通過測壓裝置可監測濾池與出水池之間的水位差。當該水位差到達反沖洗設定值時,PLC即可起動反沖洗泵,開始反沖洗過程。
纖維轉盤濾池技術特點
(1)設計新穎。重力運行,根據水位差自動反沖洗。反沖洗期間連續過濾,過濾期間濾池維持靜態,濾盤僅于清洗旋轉。
(2)占地面積小,濾盤垂直中空管設計,使小的占地面積即可保證大的過濾面積。
(3)運行自動化程度高。
(4)水頭損失小,纖維轉盤濾池進出水水頭損失僅0.3m。
(5)采用水力反沖洗,反沖洗泵揚程高;
(6)需更換濾盤濾布,年更換率約5%。
SBR工藝即間歇活性污泥法, 它由一個或多個曝氣反應池組成, 污水分批進入池中, 經活性污泥凈化后, 上清液排出池外即完成一個運行周期。每個工作周期順序完成進水、反應、沉淀、排放4個工藝過程。
SBR工藝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調節均化功能,可緩解進水水質、水量波動對系統帶來的不穩定性。工藝處理簡單, 處理構筑物少, 曝氣反應池集曝氣、沉淀、污泥回流于一體, 可省去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統, 且污泥量少, 易于脫水, 控制一定的工藝條件可達到較好的除磷效果, 但也存在自動控制和連續在線分析儀器儀表要求高的缺點。
CASS工藝
CASS工藝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 曝氣系統, 不僅具有SBR 工藝簡單可靠、運行方式靈活、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 且除磷脫氮效果明顯。這一功能主要實現于CASS 池通過隔墻將反應池分為功能不同的區域, 在各分格中溶解氧、污泥濃度和有機負荷不同, 各池中的生物也不相同。整個過程實現了連續進、出水。同時在傳統的SBR 池前或池中設置了選擇器及厭氧區, 提高了除磷脫氮效果。
每天處理70噸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CASS工藝的特點是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 只設間隙15mm 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ASS 反應池, 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 出水可達標排放。
MSBR法
MSBR工藝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污水處理工藝, 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 目前的工藝是第三代工藝.
MSBR工藝的特點是系統從連續運行的單元(如厭氧池)進水, 從而加速了厭氧反應速率, 改善了系統承受水力沖擊負荷和有機物沖擊負荷的能力;同時, 由于MSBR 工藝增加了低水頭、低能耗的回流設施, 極大地改善了系統中各個單元內MLSS的均勻性。可見,MSBR 系統是由A2/O系統與SBR系統串聯組成, 并集合了兩者的全部優勢, 因而出水水質穩定、, 并有極大的凈化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