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美麗新村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
閱讀:869 發布時間:2019-10-19美麗新村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
處理污水?買污水處理設備?
魯盛環保生產污水處理設備,從事生活污水、醫療污水、診所污水、屠宰污水、食品加工污水、洗滌污水、工業污水的處理。
采購我們設備,全國聯保,送貨上門、安裝。
污水處理技術:A/O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由于我國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于10000噸/日。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正常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采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污水處理技術: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是人類向水體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因素。縱觀國內污水處理流程工藝,除磷技術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廠運行的難題。傳統的物化除磷技術需要大量的藥劑,具有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的缺點;前置厭氧的生物除磷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但是由于*依賴于微生物的攝磷、釋磷作用,難以達到國家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要求。當考慮中水回用時,則更難以達到要求。
污水處理技術:曝氣生物濾池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采用配套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于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占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
住宅污水處理技術:國內外一般都采用生化方法處理生活污水,因為生活污水的BOD5/CODcr≈0.5,可生化性強。接觸氧化法具有容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有機物去除效果好,運行簡單和占地面積小等優點。為此,我們選用了工藝成熟、運行可靠的接觸氧化法。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是利用活性污泥在廢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由1912年英國人Clark and Cage發現對 廢水進行長時間曝氣會產生污泥并使水質明顯改善,其 后Arden and Lackett進一步研究,發現由于實驗容器洗不干凈,瓶壁留下殘渣反而使處理效果提高,從而發現活性微生物菌膠團,定名為活性污泥而來。
影響活性污泥過程工作效率(處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處理方法的選擇與曝氣池和沉淀池的設計及運行。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1、基本組成
① 曝氣池:反應主體② 二沉池:1)進行泥水分離,保證出水水質;2)保證回流污泥,維持曝氣池內的污泥濃度。③ 回流系統:1)維持曝氣池的污泥濃度;2)改變回流比,改變曝氣池的運行工況。④ 剩余污泥排放系統:1)是去除有機物的途徑之一;2)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⑤ 供氧系統:主要由供氧曝氣風機和曝氣器構成向曝氣池內提供足夠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2、影響因素
BOD負荷率(F/M)也稱有機負荷率,以NS表示);
BOD負荷率是指在規定時間(日、月、年)內的平均BOD負荷與大BOD負荷之比的百分數。
用來衡量在規定時間內負荷變動情況。
b. 水溫; c. pH值; d. 溶解氧; e. 營養平衡; f. 有毒物質。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3、方法設計
除普通活性污泥法外,還有多點進水、吸附再生、延時曝氣和高負荷率活性污泥等方法。前兩種方法與基本流程有所不同,廢水流進曝氣池的入口的數目和位置有差別。在多點進水活性污泥法中,只有一部分廢水和回流污泥一起在首端入池。 其余的廢水分2~3次在離首端有一定距離的2~3個入口處(入口的間距一般相等)進入曝氣池。從流程上看,可以說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只是多點進水過程的變形,幾個廢水入口只用后一個,后者即變成前者。
方類型的發展是以過程的機理為依據的。參與過程的主要物質有:有機物、微生物和溶解氧(空氣)。前兩者是主要的,溶解氧只要維持一定的濃度。
在整個過程中,需氧量是不同的。起始有機物濃度高,微生物繁殖迅速,需氧量大。隨著有機物的逐漸下降,需氧量也逐漸減少。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曝氣池的供氧是均勻的。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改進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從曝氣方法著眼,把均勻的曝氣改為漸降曝氣。另一種就是多點進水的辦法。但是多點進水不僅降低需氧量的變化幅度,而且改變了有機物與微生物的相對量。
有機物與微生物之比稱污泥負荷率(F:M)。它影響過程的代謝深度和污泥的沉降性能,也影響運行的穩定性和基建費用。污泥負荷率低些,過程的運行比較容易,處理效率比較穩定,剩余污泥量比較少,但基本建設和運行費用一般要高些。普通活性污泥法的負荷率常在0.15~0.3公斤BOD/公斤污泥之間。高負荷率活性污泥法采用1以上,回流污泥量和空氣量可以大大減少,節省費用,但是BOD去除率降低到60~70%,因此也稱為變型活性污泥法。用于只需要中等處理程度的場合。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則相反,負荷率常小于0.1,曝氣時間超過24小時,代謝深入,剩余污泥量少,無需頻繁排泥,工作穩定,管理簡便,常用于流量很小的場合。
美麗新村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地埋式生活污水設備的設計主要是針對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水質參數按一般生活水水質,進水bod 200 mg/l,出水bod 20mg/l指標設計,總共有六部份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優點:
1、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混合式或二級串聯*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有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全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缺點:
1.不利于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后,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煩惱的。
2.對環境適應性,冬天防凍、夏天防洪.北方需要埋入較深,并做保溫處理。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設備適合條件:水量較小 、污染物濃度小、成分不復雜、場地有限、需考慮周圍環境美化因素等。通常以上幾種情況下建議采用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系統進行處理。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應用范圍
1、賓館、飯店、療養院、醫院;
2、住宅小區、村莊、集鎮;
3、車站、飛機場、海港碼頭、船舶;
4、工廠、礦山、旅游點、風景區;
5、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有機廢水。
小區污水處理常用技術3.工藝流程
廢水通過排水管網收集,流入污水處理部分,流經格柵去除較大懸浮固體物.出水再送入平流式初沉池,在初沉池中去除小部分BOD5,大部分懸浮物在自重下沉淀形成污泥,經管網收集進入污泥濃縮池.經初沉池后的廢水再流經曝氣池,采用表面曝氣,投加懸浮填料使活性污泥體系穩定,去除絕大部分BOD5和部分SS.廢水進入二沉池進一步去除BOD5和SS.使排水達標.二沉池中的部分污泥進行回流,流至曝氣池進行污泥接種,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濃縮池,對初沉池和二沉池中的混合污泥進行濃縮,然后進入后續處理(外運或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