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每天處理25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閱讀:856 發布時間:2019-10-21每天處理25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污水設備生產、設計廠家:魯盛環保。
處理污水、購買污水設備找我們,可隨時發貨,送貨到您現場、派技術人員上門安裝。
公司有強大的技術團隊、銷售團隊、安裝團隊、售后團隊,保您用我們設備無后顧之憂。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常用主體工藝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主體工藝以A/O(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藝為主。隨著污水處理要求的不斷提高與多元化需求,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藝也作為主體工藝運用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由于采用其他工藝作為主體工藝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效率較低或應用不廣等原因,故筆者不予以分析比較。
A/O主體工藝
工藝原理
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是由厭氧和好氧兩部分反應組成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污水進入厭氧池后,與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這一過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將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的形式釋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進入好氧池后,有機物被氧化分解,同時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鹽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厭氧條件下釋放的磷,因此,污水經過“厭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離作用,終達到除磷的目的。
工藝特點
采用A/O工藝作為主體工藝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具備降低有機污染物和除磷脫氮的功能,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較簡便。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的充氧條件良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高,再加上污泥回流,反應池內活性污泥濃度較高,因此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點,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由于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容積負荷較高時,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可相當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該工藝操作簡單,運轉費用低,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能有效地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工藝流程說明
生活污水經格柵進入調節池后,由污水泵抽送至*生物處理池(兼氧池),兼氧池內掛有彈性填料,通過吸附在填料上的兼氧細菌的吸附水解作用,使污水中對生物細菌有抑制作用和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大分子的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的有機物,并對固體有機物進行降解,減少了污泥量,降低污水中懸浮固體的含量,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使從后級好氧段回流的硝化液中的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在兼氧脫氮菌的作用下形成氣態氮從污水中逸出,達到脫氮的目的,從而降解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提高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并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和懸浮物。兼氧池出水進入O級好氧接觸氧化池,好氧池內好氧微生物在水體中有充足溶解氧的情況下,利用污水中的可溶性污染物進行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可溶解性污染物的目的。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污水中大部分懸浮物能在此得以有效去除。二沉池出水自流入中間水池貯存,再由中間水泵提升到砂過濾器去除水中膠體、顆粒、懸浮雜質,確保出水達到排放標準后,消毒排放。經格柵處攔截的柵渣定期清理外運,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生物處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使污泥進行好氧穩定消化,減少污泥體積和臭氣排放,消化池上清液溢流回到調節池進行循環處理。剩余污泥定期抽送出設備罐體外運處置。
城市廢水SPR除磷工藝
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是人類向水體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因素。縱觀國內廢水處理廠,除磷技術一直是困擾廢水處理廠運行的難題。傳統的物化除磷技術需要大量的藥劑,具有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的缺點;前置厭氧的生物除磷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但是由于*依賴于微生物的攝磷、釋磷作用,難以達到國家廢水綜合排放的要求。當考慮中水回用時,則更難以達到要求。為此,我公司在現有的物化除磷與生化除磷的技術基礎上,結合我公司的實際工程經驗,開發出了城市廢水深度除磷技術—SPR除磷工藝。
該工藝以厭氧生物除磷機理為主要技術依托,采用SPR除磷工藝,通過強化厭氧釋磷,并輔以物化沉淀去除釋放磷的方法,達到整個生化處理系統的除磷要求。
①除磷效果好,較傳統的前置厭氧除磷的釋磷效果增大10倍以上,回流污泥的攝磷能力也可以提高很多倍。
② 運行穩定可靠,在進水TP 7mg/L的條件下,可以保證出水達到TP≤0.3mg/L,而除磷加藥量比常規化學除磷減少80~90%。
③ 污泥易沉淀、濃縮和脫水,污泥含磷量高,可達6~10%,適宜于磷的有價回收。
④ 加藥量少,運行成本低。
⑤ 可以適用于城市廢水處理廠現有A/O生物處磷工藝的強化改造。
⑥ 該工藝也將是城市廢水處理廠實施磷回收的有效工藝。
A/O生物濾池處理工藝
由于我國小城鎮居住點分散,廢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廢水廠的規模多低于10000噸/日。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廢水處理廠經常采用的處理技術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廢水處理廠會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正常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采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① 采用SNP特種懸浮型生物填料,系統污泥濃度高,停留時間短。
② 厭氧生物濾池:能耗低,為活性污泥法的十分之一,產泥量很少。
③ 好氧生物濾池:停留時間短,保證出水達標。
④ 所有設備可以采用利浦罐或拼裝鋼結構,具有施工周期短,投資低,占地節約,外觀美觀的特點。
⑤ 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占地較小,操作管理簡單,運行靈活性強。
⑥ 低投資,低運行費,尤其適合于規模低于2000~10000噸/日以下的小城鎮廢水處理廠。
⑦ 修檢修工作量低,需要運行操作人員的要求相對也較低。
每天處理25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氧化溝
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其池體狹長,故稱為氧化溝。氧化溝有多種構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羅塞式;B:奧巴爾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溝;D:曝氣—沉淀一體化氧化溝
氧化溝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大中型城市廢水處理廠,其規模從每日幾百立方米至幾萬立方米,技術日趨完善,其構造型式也越來越多。其主要特點是:進出水裝置簡單;廢水的流態可看成是*混合式,由于池體狹長,又類似于推流式;BOD負荷低,處理水質良好;污泥產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齡長,具有脫氮的功能。傳統活性污泥工藝進行的各種改進,產生了很多種不同的活性污泥工藝。一些工藝較傳統工藝處理功能增強,一些工藝運行更加穩定,而另外一些工藝的費用大大降低或運行更加方便。這些改進可以分為池形的改進、運行方式的改進、曝氣方式的改進、生物學方面的改進以及投加填料等幾個方面。
CASS 工藝
CASS工藝是普通 SBR 工藝的一種改進型工藝。 CASS 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預反應區控制在缺氧狀態,因此,提高了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提高。 CASS 進水是連續的,因此進水管道上 無電動控制閥 ,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 。
CASS工藝可以根據脫氮除磷效果的要求,將預反應區分成厭氧、缺氧兩段。在工藝運行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污泥性狀和除磷要求選擇回流裝置的開啟。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曝氣生物濾池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采用配套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于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占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