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無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閱讀:1100 發(fā)布時間:2019-11-28無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按水量分,我們的現(xiàn)貨:5t/d、10t/d、15t/d、20t/d、25t/d、30t/d、35t/d、40t/d、50t/d、60t/d、70t/d、80t/d、90t/d、100t/d、120t/d、150t/d、200t/d、250t/d、300t/d、400t/d、500t/d。
處理廢水的種類: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屠宰污水、洗滌污水、噴涂廢水、養(yǎng)殖污水、食品污水、工業(yè)廢水等。
我們的服務是:包運輸、安裝、調試、培訓、維護、維修。
厭氧反應是利用厭氧微生物的的代謝活動,在無需提供氧的情況下,把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和少量的細胞物質。厭氧是一種低成本廢水處理技術,把廢水治理和能源相結合,特別適合發(fā)展中國家使用。其反應機理可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fā)酵階段—產酸階段—產甲烷階段:
?厭氧生物處理工程調試運行要點(一)
厭氣處理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
1、可作為環(huán)境保護、能源回收和生態(tài)良性循環(huán)結合系統(tǒng)的技術,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效益。
2、耗能少、運行費低,對中等以上濃度廢水費用僅為好氧工藝1/3;且剩余污泥少、僅相當于好氧工藝1/6~1/10。
3、可回收能源,理論上1kgCOD可產生純甲烷0.35m3。
4、設備負荷高,可直接處理高濃有機廢水,不需稀釋。
5、對N、P等營養(yǎng)物需求低,厭氧工藝為C:N:P=(350-500):5:1。
6、厭氧菌可在中止供水和營養(yǎng)條件下,保留生物活性和沉泥性一年,適合間斷和季節(jié)性運行。
7、系統(tǒng)靈活、設備簡單、易于制作管理,規(guī)模可大可小。
厭氣處理技術的缺點在于:
1、出水污染濃度高于好氧,一般不能達標;
2、對有毒性物質敏感,初次啟動緩慢。
厭氧反應的工藝控制條件:
溫度:溫度對厭氧反應尤為重要,當溫度低于*下限溫度時,每下降1℃,效率下降11%。按三種不同嗜溫厭氧菌,工程上分為低溫厭氧(15-20℃)、中溫厭氧(30-35℃)、高溫厭氧(50-55℃)三種。
PH:厭氧水解酸化工藝,產酸菌的PH應控制4-7℃范圍內;產甲烷反應控制范圍6.5-8.0,*范圍為6.8-7.2。
氧化還原電位:水解階段氧化還原電位為-100~+100mv,產甲烷階段的*氧化還原電位為-150~-400mv。因此,應控制進水帶入的氧的含量。
有毒有害物:抑制和影響厭氧反應的有害物有三種:
1、無機物:有氨、無機硫化物、鹽類、重金屬等,特別硫酸鹽和硫化物抑制作用為嚴重;
2、有機化合物:非極性有機化合物,含揮發(fā)性脂肪酸、非極性酚化合物、單寧類化合物、芬香族氨基酸、焦糖化合物等五類。
3、生物異型化合物,含氯化烴、甲醛、qing化物、洗滌劑、抗菌素等。
厭氧反應器啟動:
當沒有現(xiàn)成的污泥時,應用多的是污水處理廠污泥池的消化污泥。稠的消化污泥有利于顆粒污泥形成。
污泥接種濃度至少不低10Kg&dot、VSS/m3反應器容積,但接種污泥填充量不大于反應器容積60%。且應防止無機污泥、砂以及不可消化的其它物進入厭氧反應器內。
啟動的要點:
1、啟動一定要逐步進行,留有充裕的時間。因為啟動實際上是使細菌活化的過程。啟動中細菌選擇、馴化、增殖過程都在進行,負荷一般不能高,時間不能短,每次進料要少,間隔時間要長。
2、混合進液濃度一定要控制在較低水平,應進行出水循環(huán)和加水稀釋至要求。
3、若混合液中亞硫酸鹽濃度大于200mg/L時,則亦應稀釋至100mg/L以下才能進液。
4、啟動初期容積負荷可從0.2-0.5kgCOD/m3˙d開始,當生物降解能力達到80%以上時,再逐步加大。
5、當容積負荷走到2.0kgCOD/m3d后,每次進料負荷可增大,但大不超過20%。
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法通常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出系統(tǒng)組成。傳統(tǒng)法的曝氣池有以下幾種工藝形式。
(1)傳統(tǒng)推流式
污水和回流污泥從池前端流入,呈推流式至池末端流出,進口處有機物濃度高并沿池長逐漸降低,需氧量也是沿池長降低的。活性污泥經歷了一個生長周期,處理效果較好。
無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該工藝成熟,與*混合工藝相比,能更有效地去除氨氮。
(2)*混合式
污水和回流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后與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循環(huán)流動,進行吸附和代謝活動,知道進入二沉池。
由于進入曝氣池的污水得到很好的稀釋,使波動的進水水質得到均化,因此進水水質的變化對活性污泥的影響將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從而能較好地承受沖擊負荷。在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水時不需要稀釋,僅需隨濃度的高低程度在一定污泥負荷率范圍內適當延長曝氣時間即可。該池內各點水質均勻一致,F(xiàn)/M值、微生物群數(shù)量和性質基本一致,因此節(jié)省動力費用。其缺點是連續(xù)進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脹。
(3)多點進水式
該進水形式特點是污水沿池長多點進水,有機負荷分布均勻,使供氧量均勻,克服了推流式供氧的弊端。沿池長F/M分布均勻,充分發(fā)揮了其降解有機物的能力。該法可提高空氣利用率,提高生物池的工作能力,水質適用范圍廣,并能減輕二沉池的負荷。該工藝缺點是進水若得不到充分混合會使處理效果的減弱。
(4)吸附再生式
又稱生物吸附法 或接觸穩(wěn)定法。污水與回流污泥在吸附池內混合接觸15~60min,使污泥吸附大部分呈懸浮、膠體狀態(tài)的有機物和一部分溶解性有機物,然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
由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污泥進入再生池,活性污泥在這里將所吸附的有機物進行代謝,使有機物降解,微生物增殖,污泥的活性吸附功能得到充分恢復,然后再與污水一同進入吸附池。
該工藝的特點是污水和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觸時間較短,吸附池的容積較小。該工藝能承受一定的沖擊負荷,當吸附池活性污泥遭到破壞時,可由再生池的污泥予以補救。
(5)時曝氣法
類似于傳統(tǒng)推流式,在微生物生長曲線的內源呼吸期運行,需要較低的有機負荷及較長的曝氣時間。適用于小型污水廠,但預處理階段一般不設置初沉池。
該工藝的特點是出水水質好、設計和運行相對簡單、能處理高峰/有毒負荷、污泥能很好地被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