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WSZ-F-10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WSZ-F-10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生物能攪拌裝置由分布傘、觀察孔、人孔、噴射嘴、分離斗、擋板等部分組成。該裝置中物料在微生物菌體的作用下,迅速產生沼氣,沼氣在裝置內以鼓泡形式自下而上運動;氣流上升過程中挾帶物料、菌膠團、固體顆粒,呈現出氣液混合流動相;混合流漸進噴射嘴時,流速加快,聚集在噴嘴出口處以一定的速度沖出,流體形成翻卷和渦流。另一方面由于裝置內氣體和液體的溢出,空出的容積則被下方容器底部周圍的液體涌入而得以補充;由此周而復始形成環流造成大的擾動,達到物料、溫度、酸度的均布,微生物與物料的充分混合接觸,加快消化速度,提高物料的轉化率和設備利用率。
生物能攪拌裝置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不耗電能、管理方便、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設計采用了20座生物能攪拌高溫厭氧發酵罐,單座有效容積10 000m3,進水容積負荷6kgCOD/(m3·d),消化停留時間8d,單罐每天沼氣產量約為30 000m3,分析產氣指標為0.5Nm3沼氣/kgCOD。
罐體為鋼制柱錐形消化罐,設計采用普通低合金鋼16MnR鋼材,平均壁厚16mm,單座用鋼量約370t。圓柱體部分直徑24m,總高度30m,其中地下部分錐體高度為5.5m。罐內外均嚴格按有關要求進行防腐處理;罐壁外采用巖棉保溫,保溫厚度為100mm。罐群基座為C30鋼筋混凝土整體板基礎。罐體要求按照《大型焊接低壓儲罐的設計與建造》(SY/T 0608—2006)技術要求進行制造、檢查和驗收。
中溫UASB反應器
設計采用10座中溫UASB反應器,單座有效容積4 000m3,進水容積負荷3.75kgCOD/(m3·d),單罐每天沼氣產量約為7 500Nm3。
罐體為鋼制圓柱形罐,設計采用16MnR鋼材,平均壁厚14mm,單座用鋼量約168t。圓柱體直徑16.5m,總高度22m,上部為三相分離器。罐體防腐、保溫及罐群基礎設計同高溫罐。
泥水分離設施
工程中常用的泥、水分離有以下幾種方法:①在消化池和沉淀池之間設真空脫氣器,分離混合液中的沼氣;②在沉淀池之前設熱交換器,對混合液進行急劇冷卻處置,抑制污泥在沉淀過程中繼續產氣,同時在混合液冷卻過程中釋放其中存在的氣體,有利于后續混合液的固液分離;③向混合液投加混凝劑促進固液分離;④用超濾器代替沉淀池,提高固液分離效果。
我國是淡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國家,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污水集中處理已成為城市用水治理的首要課題,急需進口大量污水處理設備。
來自天津海關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進口各種污水處理設備8091臺,價值1224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5倍和1.1倍。
因此,各地為提高當地城市污水處理水平,改變污水處理設備較為落后的現狀,需要引進國外標準化、定型化、系列化和成套化較高,且門類齊全的污水處理設備,并向大型化模式發展。
伴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進程的推進,我看村莊普遍使用的小型污水處理器是牽動村莊建設的重要一環。建造維修排水系統會給相關產業帶來無可置疑的巨大發展機會。同時,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統是消費結構升級的基礎,必然產生對家庭用水設備的需求;家庭用水設備的需求還會進一步引出廚房、廁所更新換代的一系列需求。另外,村鎮自來水供水系統和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設將會大大減少村鎮住宅用地,使村鎮內部道路網絡合理化,開放空間和村鎮總體布局。發展村鎮自來水供水系統和排水系統的建設還將會引導出一個全面的村鎮規劃與設計,同時為未來大批城市人口向現在的村鎮(距離現有城鎮中心50~100公里半徑范圍)轉移創造條件,為農民致富創造條件。
厭氧消化是指在無分子氧參與的條件下,通過多種微生物的協同作用,把有機物最終分解為甲烷(CH4)和CO2等產物的過程。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以保護環境和獲取能源為目的,把厭氧消化的原理應用到有機廢水和有機固體廢物的處理過程。
厭氧生物處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大致可分為水解發酵階段、產酸脫氫階段和產甲烷階段。溫度是影響微生物生命活動和代謝速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應用的厭氧工藝一般有3個不同的溫度范圍:①常溫發酵:溫度為10~30℃,一般是在自然氣溫或水溫下進行的厭氧消化過程;②中溫發酵:溫度為35~38℃;③高溫發酵:溫度為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