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9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設備型號大全:5m3/d、10m3/d、15m3/d、20m3/d、30m3/d、40m3/d、50m3/d、60m3/d、100m3/d、150m3/d、200m3/d、250m3/d、300m3/d、500m3/d、70m3/d、80m3/d、90m3/d.
買我們的設備就可免費送貨上門、免費安裝調試、免費培訓、免費維護及售后。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技術,是一種分散處理生活污水的裝置,它采用生物厭氧消化和好氧過濾相結合的辦法,集生物、化學、物理處理于一體,采用多種好氧過濾和多層次凈化,實現污水中多種污染物的逐級去除。它將污水處理與其合理利用有機結合,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經厭氧發酵后產生沼氣,發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機物,達到凈化的目的;產生的沼氣可作為浴室和家庭炊用能源;厭氧發酵處理后的中水可用作澆灌用水和觀賞景點用水。
農村有大量的農作物秸稈和人畜糞便等原材料,可用作沼氣發酵,通過厭氧發酵過的糞便(沼液、沼渣) ,碳、磷、鉀的營養成分沒有損失,而轉化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態養分———農用沼肥,來替代部分化肥。結合農村改廚、改廁和改圈,可將豬舍污水和生活污水合并處理,經在沼氣池中厭氧發酵后作為農肥,沼液經管網收集集中凈化后,出水水質可達到國家標準后排放。該技術的沼氣池工藝簡單,成本低,一戶約需費用1 000元,運行費用基本為零,適合于農民家庭采用。但其應用也有其局限性,厭氧沼氣池主要適用于高濃度生活廢水處理,當生活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過低時,會導致系統產氣效率低,從而給生產及生活用氣造成影響。此外,該技術通常適用于冬季地下水溫保持在5 ℃以上的地區,或在池上建日光溫室,能使升溫達到該溫度的地區。當冬季氣溫較低時,該工藝的處理效率也會降低,出水難以實現達標排放。目前,該技術在中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實踐中,是最通用、節儉、能夠體現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生活污水處理方式。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得到了廣泛推廣和使用。
幾種常用的處理工藝:
(1)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淀池→出水
(2)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淀池→出水
污泥回流
(3)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出水
加藥
↓
(4)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淀→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回用工藝流程: 生物處理出水再經混凝過濾和消毒
在流程開始時一般要考慮設置均化池,這是因為小區在水質和水量上的變化都比城市污水處理廠大。均化池一般設在格柵以后。物化和生化處理是去除污染物的核心部分。
日處理90噸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組合式污水處理廠或設備
組合式處理廠以裝配好的或易于組裝的標準定型設備部件出售。在國內埋地設備曾風靡一時,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占地面綠地,很多設計單位和用戶非常歡迎,設計人員選設備很簡單,而要設計污水處理廠工作量較大,所以,非常喜歡用設備化產品。環保公司制造設備利潤豐厚,而土建工程利潤較低,因此,企業大做廣告。但是實際應用表明,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對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因此,對埋地設備一直爭議很大,現在,埋地設備熱已經降溫。建于地下的可檢修、便于操作(有人員操作空間)污水處理設計方式應于推薦。上千噸的污水處理廠建議采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仍可考慮用埋地設備。埋地設備的確工藝流程一般均采用兩段接觸氧化和沉淀工藝,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2小時,污水進入設備前,先進行水量調節和提升。
應用A/O生物脫氮中試試驗裝置處理實際生活污水,考察了生物脫氮過程中DO和pH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A/O工藝硝化過程中DO和pH在好氧區的變化可分為3種典型情況,并獲得pH曲線可以作為短程硝化反應的控制參數,基于在線過程控制,可以獲得穩定較高的NO2--N積累,而不采用在線過程控制,NO2--N積累很不穩定;當亞硝化過程完成繼續曝氣將造成亞硝酸氮繼續氧化為硝酸氮,從而亞硝酸氮積累率降低.應用在線過程控制,不但可提高系統脫氮效率,而且可大大節約系統運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