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5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日處理5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魯盛公司日出貨5臺,各種型號、水量的設備現貨。
公司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加工,我們也可為客戶設計一款滿足要求的設備。
訂購魯盛公司設備,國內客戶免費送貨上門,免費提供各種技術服務。
公司其他產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氣浮機、臭氧發生器、紫外線消毒設備、加藥設備等。
MBBR工藝—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MBBR工藝即流動床生物膜處理技術。工藝采用特殊的生物載體,在曝氣或攪拌的作用下,使附著在載體上的微生物大量地生長繁殖,同時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技術的關鍵在于研究和開發出比重接近于水,在輕微攪拌或曝氣狀態下易于隨水自由運動的生物填料,該生物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適合微生物吸附生長的特點。
在好氧條件下,通過曝氣充氧,空氣泡的上升浮力推動填料和周圍的水體流動起來,當氣流穿過水流和填料的空隙時受到阻擋被分割成小氣泡,與此同時,填料被充分地攪拌并與水流混合,增加了生物膜與氧氣的接觸時間,提高了氧的傳遞效率,促進了有機物的分解去除。在厭氧、缺氧條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潛水攪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動起來,使生物膜和待處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觸,從而達到去除的目的。流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工藝由此而得名。
傳統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式生物膜法雖然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中,但前者存在耐沖擊負荷較差、對溫度變化敏感、容易產生污泥膨脹的諸多問題,后者也會產生堵塞和配水不均的問題,流動床生物膜處理工藝運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份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優點,同時又克服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以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不足,為生物膜法更廣泛地應用于污水的生物處理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MBBR工藝的主要優點:
容積負荷高,節省占地
選擇比表面積高的生物填料,在相同填充率及相同的污染負荷條件下,MBBR生物處理池約占常規生物處理池(包括厭氧、缺氧、好氧段)20~30%的池容。
耐沖擊性強,性能穩定,運行可靠
MBBR反應器不但具有傳統生物膜法耐沖擊負荷、污泥齡長、剩余污泥少的優點,而且當污水溫度、成分發生變化,或者污水毒性增加時,生物膜對此的耐受力也很強。
攪拌和曝氣系統操作方便,維護簡單
曝氣系統采用穿孔曝氣管系統,不易堵塞。攪拌器采用具有香蕉型攪拌葉片,外形輪廓線條柔和,不損壞填料。整個攪拌和曝氣系統很容易維護管理。
生物池無堵塞現象
由于填料和水流在生物池的整個容積內都能得到混合,從根本上杜絕了生物池堵塞的可能,因此池容得到*利用。
使用靈活方便
工藝的靈活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可以采用各種池型(深淺方圓都可),而不影響工藝的處理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很靈活地選擇不同的填料填充率,達到兼顧高效和遠期擴大處理規模而無需增大池容的要求。對于原有活性污泥法處理廠的改造和升級,MBBR工藝也可以很方便地與原有的工藝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處理效果。
典型的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由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床或生物反應器、生物填料載體、布水系統和曝氣系統四部分組成。目前,接觸氧化池在池體形式上,按曝氣裝置的位置,分為分流式與直流式按水流循環方式,分為填料內循環與外循環式。分流式接觸氧化池根據曝氣裝置的位置又分為中心曝氣型與單側曝氣型兩種。
生物接觸氧化法中填料的應用
生物接觸氧化對填料的要求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的核心部分為生物填料,它是生物膜的載體,污水凈化過程就是附著于填料之上以及懸浮于填料之間的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填料的特性對生物膜的性狀、氧的利用率和水力分布條件等起重要作用,是直接影響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效果的關鍵因素。
生物填料的種類及特點
填料可按其放置方式的不同,分為固定式、懸掛式和分散式。
(1)固定式填料。
固定式填料以蜂窩狀及波紋板狀填料為代表,多用玻璃鋼、各種薄形塑料片構成。這種填料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其中主要是比表面積大,從133 m2/m3 到360 m2/m3(根據內切圓直徑而定);空隙率高,達97 %~98 %;質輕但強度高,堆積高度可達4~5 m;管壁光滑*,衰老生物膜易于脫落等
(2)懸掛式填料。
這種填料一般是用尼龍、維綸、滌綸、晴綸等化纖編結成束并用中心繩連結而成,理論比表面積較大、空隙率大于90%,掛膜快、空隙可變,而且出水穩定,處理效果較好,和COD 和BOD5 去除率達80 %以上。
20 世紀80 年代由北京紡織科學研究院開發的半軟性填料由填料單片、塑料套管和中心繩三部分組成,所有組成部分均采用耐酸、耐堿、耐老化性能較好的低密度聚乙烯為原料。
(3)分散式填料。
分散式填料包括懸浮式、堆積式填料,種類繁多,特點是無需固定和懸掛,只需將之放置于處理裝置之中,使用方便,更換簡單。其中以懸浮式填料應用為廣泛。懸浮式填料掛膜后密度接近于水,在曝氣池中以懸浮形式存在,其用量以體積計約為曝氣池體積的20 %~70 %。工程中應用較多的懸浮式填料主要有多面空心球填料、內置式懸浮球填料、Kaldnes 懸浮填料和Natrix 懸浮填料等。
曹斌采用Kaldnes 懸浮填料處理城市污水,當HRT=5.5 h,有機負荷為0.21~0.51 kgCO/(kg 總生物量.d)時,COD、TOC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別大于89 %、81 %和72 %。夏四清采用Natrix 懸浮填料處理石化廢水時不僅得到了較好的COD 去除效果,而且提高了氨氮的去除率。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在接觸濾池和生物濾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應用于實際工程是在德國巴哈和美國布斯維爾。日本學者小島貞男從河流自凈現象中得到啟發,他發現河床的礫石表面生長的一層生物膜,對水體中的污染物有明顯的凈化作用,經試驗研究,首先提出了“管式接觸氧化”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