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25噸/天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通用設備,使用方便、靈活,成本低。
公司產品: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氣浮機、加藥設備、絮凝沉淀設備、一體化泵站、UASB厭氧設備、機械過濾器等。
其主要原理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礎上,反應池沿池長方向設計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后部為主反應區,其主反應區后部安裝了可升降的自動撇水裝置。整個工藝的曝氣、沉淀、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省去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同時可連續進水,間斷排水。
CASS工藝在曝氣階段(同時進水)完成生物降解過程;在非曝氣階段完成泥水分離功能;排水裝置為旋轉式潷水器,籍此可將每一循環操作中反處理的廢水經沉淀階段后排出系統。在預反應區內,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這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同時對絲狀菌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
隨后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CASS工藝集反應、沉淀、排水、功能于一體,污染物的降解在時間上是一個推流過程,而微生物則處于好氧、缺氧、厭氧周期性變化之中,從而達到對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時還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CASS操作周期的四個階段
1.曝氣階段
由曝氣裝置向反應池內充氧,此時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時污水中的NH3-N通過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轉化為NO3-N。
2.沉淀階段
此時停止曝氣,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進行氧化分解。反應池逐漸由好氧狀態向缺氧狀態轉化,開始進行反硝化反應。活性污泥逐漸沉到池底,上層水變清。
3.潷水階段
沉淀結束后,置于反應池末端的潷水器開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漸排出上清液。此時反應池逐漸過渡到厭氧狀態繼續反硝化。
4.閑置階段
閑置階段即是潷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階段。
該工藝中具有以下優點:
1)去除COD、BOD5、SS、NH3-N、P效率高。
2)能承受較大幅度的流量和有機負荷沖擊。
25噸/天生活污水處理設備CASS工藝在設計時已考慮流量變化的因素,能確保污水在系統內停留預定的處理時間后經沉淀排放,特別是CASS工藝可以通過調節運行周期來適應進水量和水質的變比。當進水濃度較高時,也可通過延長曝氣時間實現達標排放,達到抗沖擊負荷的目的。在暴雨時,可經受平常平均流量6倍的高峰流量沖擊,而不需要獨立的調節地。多年運行資料表明,在流量沖擊和有機負荷沖擊超過設計值2-3倍時,處理效果仍然令人滿意。而傳統處理工藝雖然已設有輔助的流量平衡調節設施,但還很可能因水力負荷變化導致活性污泥流失,嚴重影響排水質量。
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氮、磷的極限去除與污水處理廠的資源節約一直是我國污水處理技術的重點研究方向。如今,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不斷提高,然而大量合流制管網的存在和工業企業的不斷增加,導致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進水顆粒污染物含量高、工業廢水增多、碳源匱乏的現象,且工業廢水帶來大量難降解有機物,給污水處理廠生物池內的微生物帶來破壞性的影響,嚴重影響出水COD的達標。基于此,開發優化碳源利用和強化污水處理效果的工藝技術十分必要。
生物吸附降解工藝利用細菌的絮凝吸附作用實現對進水中有機物的快速高效去除。城市污水中所含COD約50%以上是由SS形成的,而生物吸附降解工藝中生物吸附工藝的絮凝吸附作用對污水中非溶解性有機物具有較強去除效果。研究發現生物吸附段主要以吸附、吸收的形式去除的有機物。且生物吸附段的水利停留時間和污泥齡均較短,污泥可以快速高效富集進水碳源進行資源利用。如鄭凱凱等研究發現生物吸附池可以快速富集進水中55.1%的有機物,產生的剩余污泥采用厭氧發酵方式處理,可生產優質碳源運用到后期生物處理,實現了資源回收。
多級A/O工藝利用微生物在缺氧好氧交替環境下的生命活動實現對污染物的去除,可以充分利用碳源實現對氮磷高效去除,且具有操作靈活,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優點,符合近年來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號召。有研究者利用多級A/O工藝處理低碳源生活污水,對TN、TP去除率達到了79.6%和79.5%。目前多級A/O工藝在石家莊市、濰坊市、西安市等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中被廣泛應用,可見該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水解(酸化)的概念
水解在化學上指的是化合物與水進行的一類反應的總稱。比如,酯類物質水解生成醇和有機酸的反應。在廢水生物處理中,水解指的是有機物(基質)進入細胞前,在胞外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這一階段為典型的特征是生物反應的場所發生在細胞外,微生物通過釋放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來完成生物催化氧化反應(主要包括大分子物質的斷鏈和水溶)。研究表明,自然界的許多物質(如蛋白質、糖類、脂肪等)能在好氧、缺氧或厭氧條件下順利進行水解。
酸化則是一類典型的發酵過程。這一階段的基本持征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主要為各種有機酸(如乙酸、丙酸、下酸等)。水解菌實際上是一種具有水解能力的發酵細菌,水解是耗能過程,發酵細菌付出能量進行水解的目的,是為了取得能進行發酵的水镕性基質,并通過胞內的生化反應取得能源,同時排除代謝產物(厭氧條件下主要為各種有機酸)。實際工程中希望將產酸過程控制在小范圍。因為酸化使pH值下降太多時,不利于水解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