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WSZ-A-0.5
專業處理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屠宰污水、養殖污水、洗滌污水、噴漆污水、塑料清洗污水、食品加工污水、工業污水等。
對應的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斜管沉淀池、UASB厭氧設備、一體化泵站。
有項目可以隨時聯系我們,我們會幫您提供設計、選型、設備加工、運輸、安裝、培訓等一系列服務。
好氧池上清液細碎污泥多細碎污泥翻滾難沉降的原因?
1、好氧池污泥營養料不足或者營養料比例不均衡
2、好氧池污泥負荷過高二沉池出水混濁COD高好氧池泥水沉淀后上清液后細碎污泥混濁
3、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曝氣過度污泥自身氧化后產生的細碎污泥好氧池COD去除率低出水COD高
4、好氧池污泥負荷過低污泥停留時間長、曝氣過度導致污泥絮凝性差污泥結構松散但COD去除率高或不低
好氧池發生污泥膨脹現象如何解決?
1、先加大排泥解決沉淀效果差問題改善后再提升污泥濃度降低污泥負荷
2、加大好氧池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齡嚴重時要堅持兩個月左右
3、控制水溫在合適范圍內穩定進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必須
4、加大好氧池營養料投加
5、如果二沉池泥層高可加大回流量、調節各二沉池進水量或投加聚鋁聚丙臨時控制措施。曝氣是污水生物處理系統的一個重要工藝環節,也是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運轉費用高的工藝環節,曝氣充氧電耗一般占總動力消耗的60%~70%。目前的好氧曝氣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成本和能耗高的問題。近年來,在國內外污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新型曝氣設備種類很多,小編搜集并整合了目前關于曝氣設備的資料,對其類型及功能進行分類整理,希望對進一步了解曝氣設備和在實踐中發揮作用。
曝氣是污水生物處理系統的一個重要工藝環節,其主要作用是向反應池內充氧,保證微生物好氧代謝所需的溶解氧,并保持反應器內的混合和物質傳遞,為微生物培養提供必要的條件。
要提高氧氣在水中的傳質效率可以通過兩個途徑:
①減小氣泡粒徑,增大氣相與液相的接觸面積;
②提高氧氣分壓或采用純氧曝氣。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WSZ-A-0.5曝氣原理
曝氣是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于將空氣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將永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曝氣設備正是基于這種目的而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采用的。
二、曝氣類型與曝氣設備功能
所有的曝氣設備,都應該滿足下列三種功能:
*,產生并維持有效的氣水接觸,并且在生物氧化作用不斷消耗氧氣的情況下保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濃度;
第二,第二在曝氣區內產生足夠的混合作用和水的循環流動;
第三,第三維持液體的足夠速度,以使水中的生物固體處于懸浮狀態。
曝氣類型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鼓風曝氣,一類是機械曝氣。
曝氣設備
1.鼓風曝氣設備
鼓風曝氣是采用曝氣器(擴散板或擴散管)在水中引入氣泡的曝氣方式。
鼓風曝氣系統由鼓風機、曝氣器和一系列連通的管線組成。鼓風機將空氣通過一系列管道輸送到安裝在池底部的曝氣器,通過曝氣器,使空氣形成不同尺寸的氣泡。氣泡在曝氣器出口形成,尺寸則取決于曝氣器的形式,氣泡經過上升和隨水循環流動,后在液面處破裂,這一過程產生氧向污水中轉移的作用。
鼓風系統的曝氣器主要分為微氣泡、中氣泡、大氣泡、水力剪切、射流曝氣器及水下曝氣器等類型。
OCO工藝的原理及特點
OCO-得名于生物處理裝置的幾何形狀。OCO池呈圓形,里圈、外圈隔墻為圓形、中圈為半圓形。
原污水經預處理系統(格柵、沉砂除油)后首先進入OCO生物反應池的厭氧區(1區),在此與沉淀池回流進入的活性污泥混合,然后進入缺氧區(2區),缺氧區與好氧區(3區)之間為一半圓形隔墻。在工藝過程中,混合液在缺氧和好氧狀態下可循環20~30次。以上三個容積區內均設置相應數量的潛水攪拌推流裝置,以形成一定水平流速而不發生污泥沉淀。在外側好氧區內設有水下微孔曝氣裝置。所有水下部件均可分組提起檢修,不必放空水池。
除磷
OCO池的內圈為厭氧區,停留時間約為1~1.5h,對于一般C/P值為18的市政污水來說約有40~60%的磷靠生物方法去除(磷去除標準,丹麥為<1.5mg/L,歐共體為<1 mg/L),這是因為原水中易降解有機物較高,但是當進水BOD濃度比較低(如70~80mg/L),除磷效果會降低,作為對生物除磷的補充,多數OCO處理廠同時還采用鐵鹽進行化學除磷,或將化學除磷作為一種備用措施。
有利于生物除磷的條件同時也降低了絲狀菌的數量,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給二沉池的運行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