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生活污水用的處理一體機
生活污水用的處理一體機處理水量有:5噸/天、10噸/天、15噸/天、20噸/天、25噸/天、30噸/天、35噸/天、40噸/天、50噸/天、60噸/天、70噸/天、80噸/天、90噸/天、100噸/天、120噸/天、150噸/天、200噸/天、250噸/天、300噸/天、400噸/天、500噸/天。
排放標準執行國家排放標準(一級排放、二級排放)。
公司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送貨、安裝、施工指導、設備維護、設備維修于一體的全服務型生產企業。
CASS工藝是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應池沿長度方向分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后部為主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后部安裝了可升降的潷水裝置,實現了連續進水間歇排水的周期循環運行,集曝氣沉淀、排水于一體。CASS工藝是一個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的過程,具有一定脫氮除磷效果,廢水以推流方式運行,而各反應區則以*混合的形式運行以實現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CASS工藝流程介紹
對于一般城市污水,CASS工藝并不需要很高程度的預處理,只需設置粗格柵、細格柵和沉砂池,無需初沉池和二沉池,也不需要龐大的污泥回流系統(只在CASS反應器內部有約20%的污泥回流)。
(1)充水-曝氣階段
邊進水邊曝氣,同時將主反應區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選擇區,一般回流比為20%。在此階段,曝氣系統向反應池內供氧,一方面滿足好氧微生物對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與有機物的充分混合與接觸,從而有利于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時,污水中的氨氮通過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轉變為硝態氮。
(2)沉淀階段
停止曝氣,微生物繼續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進行氧化分解。隨著反應池內溶解氧的進一步降低,微生物由好氧狀態向缺氧狀態轉變,并發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與此同時,活性污泥在幾乎靜止的條件下進行沉淀分離,活性污泥沉至池底,下一個周期繼續發揮作用,處理后的水位于污泥層上部,靜置沉淀使泥水分離。
(3)潷水階段
沉淀階段完成后,置于反應池末端的潷水器開始工作,自上而下逐層排出上清液,排水結束后潷水器自動復位。潷水期間,污泥回流系統照常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缺氧區的污泥濃度,隨污泥回流至該區內的污泥中的硝態氮進一步進行反硝化,并進行磷的釋放。
(4)閑置階段
閑置階段的時間一般比較短,主要保證潷水器在此階段內上升至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實際潷水時間往往比設計時間短,其剩余時間用于反應器內污泥的閑置以及恢復污泥的吸附能力。
CASS工藝的優點
(1)工藝流程簡單,占地面積小,投資較低
CASS的核心構筑物為反應池,沒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設備,一般情況下不設調節池及初沉池。
(2)生化反應推動力大
在*混合式連續流曝氣池中的底物濃度等于二沉池出水底物濃度,底物流入曝氣池的速率即為底物降解速率。根據生化動力反應學原理,由于曝氣池中的底物濃度很低,其生化反應推動力也很小,反應速率和有機物去除效率都比較低;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氣池中,污水與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流從池首端進入,成推流狀態沿曝氣池流動,至池末端流出。
與傳統的脫氮除磷工藝(如氧化溝、A2/O工藝)相比有哪些優勢呢?主要在于其基建投資低,運行維護費用省,占地面積小,操作靈活,管理方便,適應性強。而這些因素加起來,使得ICEAS工藝成為一個污水處理廠的。
ICEAS工藝的基本單元是兩個矩形池為一組的反應器。每個池子分為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兩部分,預反應區一般處于缺氧狀態,主反應區是曝氣反應的主體。
ICEAS的優點是采用連續進水系統,減少了運行操作的復雜性,故適用于較大規模的污水處理,但其在工藝改進的同時也喪失了表1列出的5種優點,僅僅保留了SBR反應器的結構特征 。
與經典SBR工藝相比,ICEAS工藝具以下特點:
a.沉淀特性不同
ICEAS的沉淀會受到進水擾動,破壞了其成為理想沉淀的條件。為了減少進水帶來的擾動,一般將池子設計成長方形,使出水近似于平流沉淀池。
b.理想推流性能和污泥膨脹的控制
由于連續進水,ICEAS喪失了經典SBR的理想推流和對難降解物質去除率高的優點,而且不能控制污泥膨脹的發生,所以需要設置選擇區。
c.因連續進水而適用于較大型污水處理廠
連續進水不用進水閥門之間切換,控制簡單,從而可應用于較大型的污水廠。
與其它工藝相比,ICEAS工藝具有如下優點:
1、占地面積小,土建投資少
ICEAS工藝所有的反應階段都在同一反應池中連續不斷進行,減少了初沉池、二沉池、污泥消化池等構筑物。占地面積小,池體容積少,因而土建投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