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吐魯番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
一體化設備常有型號水量:5立方米/天、10立方米/天、15立方米/天、20立方米/天、25立方米/天、30立方米/天、35立方米/天、40立方米/天、50立方米/天、60立方米/天、70立方米/天、80立方米/天、90立方米/天、100立方米/天、120立方米/天、150立方米/天、200立方米/天、250立方米/天、300立方米/天、400立方米/天、500立方米/天。
處理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塑料清洗污水、洗床單被罩污水、洗餐具污水、屠宰污水等都可以找我們。
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因此目前國內外大多采用生物法。也有采用化學法的,比如四川遂寧市的污水就采用化學強化一級處理,但這種工藝的去除率不高,出水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只適用于某些特定的對出水水質要求不高的地方。
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濾池兩大類,生物濾池的處理效率不高,衛生條件較差,我國只有少數幾座生物濾池城市污水處理廠,而活性污泥法占絕大多數。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種型式,使用較廣泛的主要有三類:①傳統活性污泥法和它的改進型A/O、A2/O工藝,②氧化溝,③SBR工藝。
傳統活性污泥法是應用早的工藝,它去除有機物的效率很高,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采用厭氧消化方式進行穩定處理,對消除污水和污泥的污染很有效,而且能耗和運行費用都比較低,因而得到廣泛應用。近20年來,水體富營養化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去除氮、磷列入了污水處理的目標,于是出現了活性污泥法的改進型A/O法和A2/O法。A/O法有兩種,一種是用于除磷的厭氧—好氧工藝,一種是用于脫氮的缺氧—好氧工藝;A2/O法則是既脫氮又除磷的工藝。
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在水力流態上不同于傳統活性污泥法,是一種首尾相接的循環流,通常采用延時曝氣,在污水凈化的同時污泥得到穩定。它不設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處理設施大大簡化。氧化溝具有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優點,去除有機物的效率很高,也具有脫氮的功能。如果在溝前增設厭氧池,還可同時除磷。氧化溝這種高效、簡單的特點,使它在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得到廣泛應用。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一個反應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應、沉淀、排水、排泥,不僅省去了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還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處理設施比氧化溝還要簡單,而且處理效果好,有的SBR工藝還具有很強的脫氮除磷功能。SBR工藝對自控要求高,過去自控設備不過關,這種工藝無法推廣,近年來自控技術和儀表應用于污水處理已經過關,我國昆明第三、第四污水廠采用SBR工藝已成功運行數年,因而SBR工藝得到大力推廣,成為業內人士十分關注的一種工藝。
吐魯番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公司優點
(1)能充分利用地形,結構簡單,建設費用低。
采用污水處理穩定塘系統,可以利用荒廢的河道、沼澤地、峽谷、廢棄的水庫等地段建設結構簡單,大都以土石結構為主,在建設土地具有施工周期短,易于施工和基建費低等優點。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工程的基建投資約為相同規模常規污水處理廠的1/3-1/2。
(2)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實現水循環,既節省了水資源,又獲得了經濟收益。
穩定塘處理后的污水,可用于農業灌溉,也可在處理后的污水中進行水生植物和水產的養殖。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水生作物、魚、水禽等物質,提供給人們使用或其他用途。如果考慮綜合利用的收入,可能到達收支平衡,甚至有所盈余。
(3)處理能耗低,運行維護方便,成本低。
風能是穩定塘的重要輔助能源之一,經過適當的設計,可在穩定塘中實現風能的自然曝氣充氧,從而達到節省電能降低處理能耗的目的。此外,在穩定塘中無需復雜的機械設備和裝置,這使穩定塘的運行更能穩定并保持良好的處理效果,而且其運行費用僅為常規污水處理廠的1/5-1/3。
(4)美化環境,形成生態景觀。
將凈化后的污水引入人工湖中,用作景觀和游覽的水源。由此形成的處理與利用生態系統不僅將成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而且將成為現代化生態農業基地和游覽的勝地。
(5)污泥產量少。
穩定塘污水處理技術的另一個優點就是產生污泥量小,僅為活性污泥法所產生污泥量的1/10,前端處理系統中產生的污泥可以送至該生態系統中的藕塘或蘆葦塘或附近的農田,作為有機肥加以使用和消耗。前端帶有雁洋塘或堿性塘的塘系統通過其底部的污泥發酵坑使污泥發生酸化、水解和甲烷發酵,從而使有機固體顆粒轉化為液體或氣體,可以實現污泥等*。
(6)能承受污水水量大范圍的波動,其適應能力和抗沖擊和能力強。
我國許多城市其污水BOD濃度很小,低于100mg/L,是活性污泥法尤其時候氧化溝無法正常運行,而穩定塘不僅能夠有效的處理高濃度有機物水,也可以處理低濃度污水。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 1.1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的發展進程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1912年由英國人發明,1916年正式在美國建立*座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廠,1941年在英國曼徹斯特建立試驗場。在90余年的史中,隨著在實際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和技術上的不斷革新,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在對其生物反應和凈化處理深入研究探討的基礎上,活性污泥法在生物學、反應動力學的理論方面和工藝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能適應各種條件的工藝流程。目前,活性污泥法是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機械工業廢水處理中較常用的工藝。就目前形勢來看,活性污泥法的發展方向正向著大型、超大型化和微型化、高效節能化、多功能化、運行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活性污泥法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
活性污泥法是去除有機污染物較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國內外95%以上的城市污水處理和50%左右的工業廢水處理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具有很強的凈化功能,去除BOD(生化需氧量)及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濃度的效率高,均可達到95%以上。適合于各種有機廢水,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高中低負荷。由于是依靠微生物處理,運行費用較低。可實現生物脫氮除磷。
活性污泥及活性污泥法的概念
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氣進行曝氣,并持續一段時間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種絮凝體,是一種黃褐色的絮絨顆粒狀,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構成,它易于沉淀分離,并使污水得到澄清,這就是活性污泥。利用污水中的有機質為基質,在DO(溶氧)存在的條件下,即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污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后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氣池,多余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