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300噸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公司從事污水處理行業,專業處理各種高低難度的污水。
公司產品多樣,如1.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日處理量1-2000噸)。2.氣浮機(每小時處理量1-300噸)。3.斜管沉淀池4.二氧化氯發生器(電解法、化學法等)。5.加藥裝置6.板框壓濾機7.機械格柵8.UASB厭氧反應器9.一體化泵站10.玻璃鋼產品等。
公司服務:生產污水設備、承接污水工程、環保技術服務、培訓、污水設備安裝、維修等。
MBR 工藝的特點
與許多傳統的生物水處理工藝相比, MBR 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出水水質優質穩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 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 ,出水水質優于建設部頒發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 CJ25.1-89 ),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
同時,膜分離也使 微生物被*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 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 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 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
剩余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省; 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由于微生物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從而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時,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于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 HRT )與污泥停留時間( SRT )的*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易于從傳統工藝進行改造
該工藝可以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度處理單元,在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從而實現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膜 - 生物反應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膜造價高,使膜 - 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于傳統污水處理工藝;
膜污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
能耗高:首先 MBR 泥水分離過程必須保持一定的膜驅動壓力,其次是 MBR 池中 MLSS 濃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夠的傳氧速率,必須加大曝氣強度,還有為了加大膜通量、減輕膜污染,必須增大流速,沖刷膜表面,造成 MBR 的能耗要比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高。
日處理300噸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二沉池一般設置在曝氣池之后、深度處理或排放之前,其作用是泥水分離使經過生物處理的混合液澄清,同時對混合液中的污泥進行濃縮。
污水經過生物處理后,必須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澄清后的達標處理水才能排放,同時還要為生物處理設施提供經過濃縮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處理水。
如果二沉池設置得不合理,即使生物處理的效果很好,混合液中溶解性有機物的含量已經很少,出水水質仍會因混合液在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的效果不理想而不合格(ss超標)。如果污泥濃縮效果不好,回流到曝氣池的微生物量就難以保證,曝氣混合液濃度的降低將會導致污水處理效果的下降。
活性污泥的質量較輕,容易產生異重流,因此二沉池的大水平流速(平流式、輻流式)或上升流速(豎流式)及溢流堰負荷都應低于初沉池。輻流式二沉池采用周邊進水方式可以提高沉淀效果。二沉池具有濃縮污泥的作用,因而污泥區的容積較大,沉淀時間也比初沉池長。
二沉池的具體型式還與生物處理工藝有關,比如生物膜法因為其生物污泥沉淀性能較差,所配二沉池的水力負荷就要比活性污泥法略低一些,而池體的有效水深要大一些,有時不得不采用浮選法進行泥水分離。
二沉池的水力負荷一般為0.5 ~ 1.8m3/(m2 ? h),處理工業廢水時,活性污泥中有機物比例較大,曝氣池混合液的SVI偏高,與其配套的二沉池宜采用較低的表面水力負荷。為保證污泥能在二沉池得到足夠的濃縮,以便供給曝氣池所需濃度的回流污泥,二沉池的固體表面負荷為150kg/(m2 ? d)。
二沉池運行要點
(1) 經常檢查并調整二沉池的配水設備,確保進入各二沉池的混合液流量均勻
(2) 檢查浮渣斗的積渣情況并及時排出,還要經常用水沖洗浮渣斗。同時注意浮渣刮板與浮渣斗擋板配合是否適當,并及時調整或修復。
(3) 防止出水不均和短流現象的發生。避免短流進入沉淀池的水流,在池中停留的時間通常并不相同,一部分水的停留時間小于設計停留時間,很快流出池外;另一部分則停留時間大于設計停留時間,這種停留時間不相同的現象叫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