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測定界-第三方CMA檢測中心
勘測定界,是根據土地征收、征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等工作需要,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面積,為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而進行的技術服務性工作。中科檢測提供勘測定界服務,具有CMA,CNAS資質。
勘測項目:
資料收集:搜集相關的圖件,如地籍圖或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權屬示意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專業設計單位承擔設計的用地范圍圖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設項目工程總平面布置圖。此外,還需要收集項目用地范圍附近原有的平面控制點坐標點成果資料,以及用地界址點擬定(設計)坐標或與定界有關的其他資料。
現場踏勘: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實地踏勘,了解測區概況及控制點標石的完好情況,以便制定合理的勘測技術方案。
實地調查:實地調查用地范圍內的行政界線、地類界線及地下埋藏物,同時對土地利用現狀類型進行調查核實。對于權屬界線,應結合已有地籍調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組織各方權利人進行指界,確定權屬界線。
界線測繪或轉繪:將經調查核實的各類界線測繪或轉繪在工作底圖上。
勘測標準:
《土地勘測定界規程》
《城鎮地籍調查規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規程》
《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勘測流程:
前期準備工作:明確項目的性質、范圍和目標,收集相關的地圖、地形數據、權屬證明文件以及其他必要的參考資料。
外業調查與測量:
進行實地調查,核實用地范圍內的行政界線、權屬界線、土地利用界線等,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使用測量儀器和設備,對定界平面進行測量和記錄,獲取相關的坐標、距離和方位等數據。
內業處理與數據整理:
根據外業調查和測量的結果,繪制項目線和界址點坐標成果表。
生成現狀圖和規劃圖,包括制作標準圖框、生成十字絲、注記、符號化等步驟。
制作土地勘測定界條幅圖(或分幅圖),包括添加標注、生成方格網、裁剪并添加坐標等步驟。
提取地類圖斑界線、行政界線、線狀地物等信息,并進行填充和標注。
制作勘測定界表和土地分類面積表:計算項目用地的幾何面積、線狀地物的幾何面積以及凈項目用地的幾何面積,并填寫相關的表格。
成果整理與提交:將勘測定界的成果進行整理,包括繪制圖紙、編寫技術報告書、制作界址點成果表、用地略圖等,并按照要求填寫電子報盤數據,最后裝訂刻盤提交給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