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一體化體的泵站的基本設計
閱讀:65 發布時間:2025-3-11一體化泵站基本設計原則
(1)總體布置應合理,特別是排灌結合或自排、自引與提水相結合的泵站以及閘站結合的泵站,在布置上應力求緊湊,充分利用建筑物進行調節。
(2)在泵型的選擇上應力求使泵站設計揚程與水泵額定揚程相一致,且滿足灌溉與排水流量的要求。并盡量選用技術上先進的泵型,以保證泵站裝置效率高,運行費用省。同時所選用的泵型應是比較成熟的泵型,有一定的運行實踐,應盡量避免選用試驗泵型。
(3)泵型的選擇要充分考慮一體化泵站的用途和工作性質。對那些年工作時間較長的灌溉和補水泵站應選擇 區范圍寬, 且效率高、汽蝕性能好的泵型。對那些以排澇為主的泵站則應選擇工作性能可靠、結構簡單的泵型。
(4)工程布置應盡量采用正向進水,確保每臺機組的進水條件良好,流態均勻。在工程布置上不得不采用側向進水時,在設計中應盡量延長側向進水口與水泵的距離,并采取一定的導流措施。
(5)出水池的設計應盡量避免急彎而引起水流撞擊、壅高。壓力水箱的設計應避免各出水管道水流的相互沖擊而增加能量損耗。
(6)應盡量采用當地可利用的建筑材料。設計應保證施工簡單、方便,且工程投資較少。
技術難點
一,一體化泵站 核心的泵,目前國內的水泵,跟國外水泵的差距比較大,尤其較為重要的化工類的泵。所以泵的技術限制,直接限制了一體化泵站的多個方面發展。它的技術難點主要是功率,發熱,噪音等。國內跟國外的泵,在相同的工作情況下,我國的泵功率都偏大,不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并且發熱量都比較大,降低泵的使用壽命,轉速較高的情況下,噪音一般也較大,我國的降噪技術,還有待加強。
二,一體化泵站的控制系統。一體化泵站的控制系統就猶如人的大腦,控制著泵站內各部件的協調工作。我國由于半導體電子起步較晚,技術基礎薄弱,跟西方的半導體電子行業相比,技術遠遠落后于它們。我們幸運的是國家已經意識到這方面的不足,國家正在努力奮起追趕之中,相信再過一段時間,我國一定會有自己的核心控制系統。
三,泵站的殼體,雖然泵站的各種材質我國都已經自己生產,但是成本都還是比較高,除了大型工程之外,泵站現在用的地方還不是很多,所以想迅速普及的話,就必須解決一體化泵站的成本問題,相信此問題被解決了的話,一體化泵站的發展會進入一個新的成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