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設備操作及故障解決辦法
對于工作在化工生產第yi線的朋友們來說,每天就是在跟各種類型的化工設備打交道。我們特意整理了12種常用化工設備的操作方法和一般故障解決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日常的工作帶來幫助。
水泵標準操作
一、啟動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
1.啟動前對泵及電機檢查
泵、電機及底座緊固螺栓是否齊全,滿扣。
壓力表指針是否回零位。
檢查潤滑油是否符合規定指示線。
2.泵,電機外觀應整潔,無灰塵、油垢,安全 罩齊全,不松動,軸封不漏油。
3.打開離心泵進出閥門,觀察泵及閥門靜密封應無泄漏,動密封應無明顯滴漏(填料密封泄漏量20滴/分)。
二、啟動及運轉
1.啟動電機后應檢查。
泵的旋轉方向自泵吸入口看為順時針方向(初裝及拆線維修后的試車)。
電機是否有異聲,是否發熱。
壓力表指針上升是否正常,如過高或無壓力應立即檢查管路閥門是否打開。
視聽運轉中是否有雜音,噪音是否升高。
2.觀察在負載狀況下靜、動密封泄漏情況是否在規定范圍(60滴/分)。
3.正常運轉后,調節進出管路閥門以達到所需揚程及流量。
4.離心泵在傳送物料時應勤觀察,每班檢察不少于2次,并如實作好原始記錄。
三、停車
1.停車時先切斷電源,關閉泵進出閥門。
2.檢查壓力表指針是否回零位。
四、維護
1.檢查軸承的油位、油質,檢修后運行一周應換油,以后每季應更換潤滑油。
2.檢查軸承的溫度穩定,并在規定范圍內。
3.填料處泄漏是否正常,隨時調整填料壓蓋的松緊程度。
4.經常觀察各個儀表工作是否正常。
5.運轉中響聲和振動是否正常。
6.經常檢查各部位的螺栓是否松動。
7.經常注意吸水池的水位變化,觀察吸水口是否堵塞,避免抽送含有過多泥沙的水。
8.冬季停車后,注意保養和防凍。
五、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一、啟動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
1.反應鍋本體整潔,零附件齊全完好。
鍋體上的壓力表、真空表、溫度表、安全閥門、閥門、疏水器應靈敏準確并有定期校驗標記。
安全防護、通風、防爆等裝置完好可靠。
2.減速機及各部位油位正常。
3.攪拌軸填料密封壓緊程度適中,無泄漏。
4.先用手盤動(或點動)攪拌軸,檢查運轉靈活性,注意攪拌器是否碰撞溫度計套管。
5.檢查鍋內是否清潔,有無爆瓷現象(搪玻璃反應釜)。
二、啟動及運行
1 啟動電機后應檢查:
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為順時針方向,嚴禁攪拌反轉(初裝及拆線檢修后的試車)。
空載啟動后,檢查轉動部分是否有異聲。
電流值是否在額定范圍,電機有無異聲。
2.運轉中各密封點有無泄漏。
3.搪玻璃反應釜嚴防溫度驟冷驟熱,冷沖擊小于110℃,熱沖擊小于120℃。
4.搪玻璃反應釜鍋底出料堵塞時可用非金屬棒輕輕疏通,禁止用金屬工具鏟。
5.鍋內壓力、溫度嚴格控制,不得超溫超壓。
三、停車時先關電源,檢查閥門處于合適位置
四、維護
1.檢查傳動系統、密封裝置各部件有無松動。
2.檢查在運行中有無異常聲響。
3. 檢查潤滑部位并按時加注潤滑油。
4.檢查填料箱密封狀況,冷卻系統工作狀況(包括冷卻水是否暢通,出水溫度是否符合規定)。
5.檢查各工作儀表及附件是否正常。
6.罐內有壓力時, 嚴禁帶壓緊固各受壓元件。
五、常見故障處理
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見下表
往復式壓縮機開停車
一、往復式壓縮機開車:
1.準備工作:
A.安裝人員檢查主機各部件是否安裝完畢,并能肯定各運動件配合間隙均符合要求。
B. 通知電工檢查電機絕緣情況(0.4M 以上)及電器開關的技術情況符合要求否,通知儀表檢查測量儀表及控制保護裝置技術情況等符合要求否。
C. 清掃場地,抹盡設備及操作臺架表面的灰塵、油污。
D. 檢查或清洗循環油系統(包括油箱、曲軸箱、油泵、過濾器、冷卻器、油管、閥門、運動部件油路等)。特別應吹凈、清除油路系統的鐵屑硬物。清洗*后,油箱里倒入新鮮潤滑油,啟動油泵,檢查泵運轉情況及油路泄漏情況(油壓不得低于0.25MPa)。
E. 檢查或清洗注油器,確保運轉正常、油路暢通、無泄漏點,注油適量(10滴/分),油質干凈。
F. 開冷卻水總閥及氣缸水夾套、填料與油冷卻器等冷卻水進出口閥,檢查水壓、水質、水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2、試車步驟:
A. 打開冷卻水閥,調節水量。
B. 啟動循環油泵,調節油壓0.25MPa以上,檢查各測油壓點壓力是否相同(包括彈簧、壓力表、電接點與壓力繼電器),各傳動摩擦表面注入足量的潤滑油,然后停泵。
C. 手搖或啟動注油泵,預先注入氣缸足量的潤滑油,然后停泵。
D. 盤車數轉,使各摩擦表面及氣缸壁表面形成一層潤滑油膜。(使用盤車機構盤車時,先將手柄扳到盤車位置后再啟動盤車電機,運行3~5分鐘,正反方向盤車均無死點,盤車機構應靈敏可靠。然后將盤車機構扳至開車位置,停下盤車電機。)
E. 電話通知總變給主機送電。
F. 啟動循環油泵、注油、循環風機。
G. 啟動主機
3、開車注意事項:
1.不準帶壓盤車。
2.加壓加量必須緩慢。
3.開關閥門要緩慢,不得急猛,并密切注意電流變化。
二、正常停車注意事項:
1. 禁止帶壓(各段表壓未卸至零)停車。
2. 各級回路閥不宜開得過快過大,防止氣液倒流。
3. 必須先停主機,后停輔機。
三、常見十種故障及排除
故障1曲軸箱異響原因:
(1)十字頭銷、十字頭銷蓋松;
(2)主軸瓦、十字頭滑瓦、連桿瓦磨損或松動;
(3)油壓低;
(4)油溫低;
(5)油品不正確;
(6)氣缸響。
排除:
(1)檢查十字頭銷、十字頭銷蓋是否松動,緊固松動部件;
(2)檢查主軸瓦、十字頭瓦及十字頭軸瓦間隙,看是否磨損或松動,緊固或更換配件;
(3)檢查油壓是否低及有無漏失,增加油壓,維修漏失;
(4)檢查油溫是否太低,加載條件升油溫,減小機油節溫器冷卻水流量;
(5)檢查油品是否正確,更換不正確油品;
(6)檢查活塞螺母是否松動,加以緊固。
故障2壓縮機不能啟動原因:
(1)驅動機故障;
(2)啟動盤開關故障;
(3)油壓啟動開關故障;
(4)控制盤故障;
(5)氣缸內壓力過高;
(6)啟動裝置鎖緊。
排除:
(1)檢查驅動機是否有故障,重新調整動力;
(2)檢查電路;
(3)檢查油壓,調整或更換開關;
(4)檢查控制盤電路連接及設置;
(5)調整氣缸內壓力到正常值;
(6)檢查啟動裝置是否鎖緊,消除鎖緊。
故障3曲軸油封漏失原因:
(1)油封安裝不正確;
(2)排油孔堵塞。
排除:
(1)按檢驗標準重新安裝油封;
(2)清洗油封排污孔,清除堵塞物。
故障4刮油器漏失原因:
(1)刮油環磨損;
(2)刮油環安裝不正確;
(3)活塞桿磨損或劃傷;
(4)環側隙不正確。
排除:
(1)更換刮油環;
(2)檢查刮油環安裝是否正確,按檢驗標準安裝;
(3)修復或更換活塞桿;
(4)更換活塞環和支承環。
故障5油壓低原因:
(1)油泵氣蝕;
(2)旋轉部分拍打油面形成泡沫;
(3)油溫低;
(4)濾油器臟;
(5)機體潤滑油漏失;
(6)主軸承泄漏過量;
(7)調壓閥壓力設置低;
(8)油壓表故障;
(9)油壓調節閥失效;
(10)油池進口堵塞。
排除:
(1)修復或更換磨損的油泵;
(2)降低油池內的油位;
(3)利用曲軸箱浸進式加熱器或使用電伴熱加熱;
(4)清洗濾油器或更換濾芯;
(5)檢查油路;
(6)調整主軸承間隙;
(7)重新設置調壓閥壓力;
(8)更換油壓表;
(9)調整、修理或更換油壓調節閥;
(10)清洗油池進口管。
故障6氣缸內異響原因:
(1)活塞松;
(2)活塞撞擊外端或內端;
(3)十字頭鎖緊螺母松;
(4)氣閥漏失或損壞;
(5)活塞環損壞;
(6)閥密封氣墊破損。
排除:
(1)檢查活塞螺母是否松動,上緊松動螺母;
(2)檢查活塞外端或內端余隙,調整到正確位置;
(3)上緊十字頭鎖緊螺母;
(4)檢查氣閥是否有漏失或損壞,修理或更換閥;
(5)更換損壞的活塞環;
(6)更換密封氣墊。
故障7盤根過熱原因:
(1)潤滑故障;
(2)潤滑油分歧格或油量不足;
(3)冷卻水不充分(特別是水冷盤根);
(4)間隙不正確。
排除:
(1)更換潤滑油單流閥或潤滑油泵;
(2)使用合格油品,增加潤滑油量;
(3)降低冷卻水進口溫度;
(4)調整間隙。
故障8盤根漏失原因:
(1)盤根磨損;
(2)潤滑油分歧格或油量低;
(3)盤根臟;
(4)壓力增加過快;
(5)盤根安裝不正確;
(6)開口或側邊間隙不正確;
(7)盤根放空堵;
(8)活塞桿劃傷;
(9)活塞桿圓度超差。
排除:
(1)更換盤根;
(2)更換合格的潤滑油,增加潤滑油量;
(3)清洗盤根盒及管線;
(4)減小壓力增加梯度;
(5)按檢驗標準正確安裝盤根;
(6)檢查調整間隙;
(7)檢查清洗盤根放空,提供低點排污;
(8)修復或更換活塞桿;
(9)調整十字頭墊片到合適的位置,減小活塞桿圓度誤差。
故障9閥上積碳過多原因:
(1)氣缸潤滑油太多;
(2)氣缸潤滑油分歧格;
(3)進口或供給處來油攜帶碳;
(4)閥漏失或損壞,導致高溫;
(5)通過氣缸的壓力梯度過大,高溫。
排除:
(1)減少供油量;
(2)使用合格的潤滑油;
(3)安裝過濾分離器或排污系統;
(4)修理或更換氣閥組件;
(5)查看氣缸內氣閥,清洗水套。
故障10排溫高原因:
(1)進氣閥漏失;
(2)排氣閥或活塞環漏失;
(3)進氣溫度高;
(4)水缸水套堵水;
(5)氣缸潤滑油分歧格或流量不足。
排除:
(1)修理或更換漏失的進氣閥或活塞環;
(2)修理或更換進氣閥或活塞環;
(3)清洗空冷器;
(4)清洗氣缸水套;
(5)使用合格的潤滑油和正確的流量。
離心機操作
一、啟動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
1.操作工在啟動前應對離心機本體及電機進行檢查。
清除機體周圍障礙物,盤動轉鼓應無碰擦現象。
機體地腳螺栓,電機底座螺栓是否齊全滿扣。
檢查制動裝置是否靈敏,有無碰擦現象。
檢查潤滑是否良好或添加潤滑脂。
2.機體、電機外觀應整潔,無灰塵、油垢,安全罩殼齊全。
二、啟動及運行
1.啟動電機后應檢查:
電機有無異聲,不發熱。
轉動平穩,無雜音,無異常振動。
2.設備運轉時,操作人員要勤觀察,加料時要均勻加料,并防止溢料,嚴禁用鏟或其它雜物碰撞離心機,防止發生事故。
三、停車時先關電源,但在離心機運轉時,除發生事故外,嚴禁急剎車,以防主軸螺栓松脫或主軸折斷造成事故。
四、維護
1.開車前檢查主軸螺帽及各螺栓是否松動、剎車裝置是否有效及三角膠帶數量及松緊程度。
2.離心機運轉時應注意機殼的振動,發現振動異常,立即停車檢查。
3.常用熱水或蒸汽洗滌時, 應經常加注潤滑脂。
4.離心機運轉時應檢查軸承聲音是否正常。
5.一般不得急剎車,應先斷電后剎車,且應分數次剎車。
6.定期從主軸注油孔注入適量潤滑脂。
7.經常檢查轉鼓壁的腐蝕情況。
五、常見故障處理
常見故障處理見下表
磁力泵的安裝和使用
1.磁力泵應水平安裝,不宜豎立,塑料泵體不得承受管路重量,對于特殊要求垂直安裝的場合,電機務必朝上。
2.當抽吸液面高于泵軸心線時,起動前打開吸入管道閥門即可,若抽吸液面低于泵軸心線時,管道需配備底閥。
3.泵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電機風葉轉動要靈活,無卡住及異常聲響,各緊固件要緊固。
4.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與磁力泵轉向標記一致。
5.電機啟動后,緩慢打開排出閥,待泵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后,再將排出閥調到所需開度。
6.泵停止工作前,應先關閉排除閥門,然后關閉吸入管道門。
磁力泵的故障形式與排除方法如表所列:
雙錐干燥機操作
一、操作規程
一.準備階段
1.將加熱介質(用熱水加熱時盡量采用軟水)加熱至操作溫度。
2.裝料根據物料情況可采用人工裝料或真空吸料兩種方法,采用真空吸料時,將一頭接在罐蓋口上,另一頭插入物料桶中,啟動真空泵,打開真空閥,物料即被吸入干燥機內。
3.抽真空網罩必須用濾布包扎。
二.啟動運轉
1.真空泵繼續運轉,開啟加熱介質管道閥門,向干燥機供熱,觀察加熱溫度。
2.將電機控制器上調速按鈕旋至低檔。
3.接通電源,啟動電機,罐體低速回轉。
4.緩緩旋轉按鈕,將干燥機罐體調至所需轉速。
三.停止運轉
物料混合干燥完成后,關閉加熱介質閥門,關機并使罐體放料口向下。
四.出料
1.出料時先打開真空端發水閥,后關閉抽真空泵。
2.打開罐體放料孔蓋,進行出料。
3.物料全部卸出罐體后,應盡可能清掃罐內的殘留物,然后關閉放料孔蓋。
4在干燥過程中,要進行中間取樣時,應先關機停止運轉,然后按照規定并打開罐蓋進行取樣;取樣完畢后,關閉罐蓋按第2條規定重新開機干燥。
保養說明
1.定期檢查,每月一次,檢查項目為減速器的油標線,皮帶、鏈條的松緊程度。
2.如發現減速器有滲漏、油量不足,則必須更換密封件,加足油量。
3.電器部件應保持清潔,靈敏。不應采用鐵器敲擊筒體,防止筒體變形。
4.一次使用完畢應取出剩余物料,刷清機器各部分,如停用時間較長,必須將機器全部擦干凈,用蓬布罩好。
EYH二維運動混合機操作一生產前的準備工作
檢查電器是否正常,機器是否運轉靈活,出料閥是否關閉。
二、生產操作
1.裝料
點動擺動按鈕使進料端處于水平面稍上的位置,關掉按鈕擺動電機,打開進料端蓋板,加料。加料量控制在料筒容積的50%以內,加料完畢后,蓋上蓋板并緊固。
2.混合
開啟擺動電機,同時開啟轉動電機混合10-15分鐘后停機。(使用定時器,設定時間進行控制)
3.出料
點動擺動按鈕,使出料閥處于低位置,停止擺動,放好料斗,打開碟閥開啟出料按鈕。出料完畢,關閉出料碟閥。
三、清洗程序
當更換產品時,要對設備進行清洗,清洗用自來水或熱水。關好出料碟閥,點動擺動按鈕,使進料端處于較低位置,打開進料蓋板,旋緊放水口螺蓋,加入料筒容積10-20%的自來水,蓋好蓋子并緊固,開啟擺動電機及轉動電機清洗10-15分鐘停機,點動擺動電機,使進料端處于較低位置,點動轉動按鈕,使進料端的放水口處于水平面以上的位置,卸下螺蓋,接好放水管,放好水桶,點動轉動按鈕,使放水口處于低位置,即可放水。放水完畢使用干凈的拖布將筒體內壁上附著的殘余水分擦干,自然風干6-8小時后,旋上放水口螺蓋方可進行生產。
四、維護與保養程序
1.減速機須定期換油,半年換一次油,以后每年換油一次,換油時油位控制在視鏡中部。
2.傳動件需經常檢查并保持良好潤滑。
3.各緊固螺栓須經常檢查是否有松動,并予以緊固。
4.檢修時文明施工,注意安全,不得損壞零部件,作好設備運行記錄,維護保養記錄及檢修記錄。
五、一般故障與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