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Cell特級血清C04001-500的優勢之處
產品名稱:特級胎牛血清 C04001-500
適用:絕大多數癌細胞和無限細胞系(如:肝癌、乳腺癌、神經母瘤、結腸癌、宮頸癌)
1、如何解凍血清呢?
血清解凍需采用逐步解凍法:將血清首先置于2-8℃冰箱中12-24小時使之緩慢部分溶解,然后移入室溫,待全部溶解后再分裝。在溶解過程中需不斷輕輕搖晃均勻(小心勿造成氣泡),減少沉淀生成。切勿直接將血清從-20℃轉入37℃解凍,這樣因溫差較大易造成蛋白質凝結并出現沉淀。
2、如何正確保存血清呢?
需要長期保存的血清必須儲存于-20℃以下的冰箱(未開封血清有效期為5年)。若存放于4℃,請勿超過1個月,若一次無法用完一瓶,建議將血清無菌分裝并冷凍。
3、什么是熱滅活,有必要作熱滅活嗎?
熱滅活溶解細胞是指以56℃,30分鐘水浴處理已經解凍的血清,使血清中的補體滅活。
激活的補體參與溶解細胞、刺激平滑肌收縮,刺激細胞和血小板釋放組胺以及激活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研究人員用多個批號的血清作過補體結合試驗,結果顯示,即使是未稀釋的血清,也不會使紅細胞溶解;另一方面,細胞生長實驗顯示,多數細胞在使用熱滅活血清培養時生長速率降低,原因是高溫處理影響了血清的質量。除此之外,滅活后的血清,顆粒狀沉淀物會顯著增加。
在免疫學研究中,培養ES細胞、昆蟲細胞和平滑肌細胞時,推薦使用熱滅活血清。
建議:若非必須,不要對血清進行熱滅活。不僅能節約時間,還能確保血清的質量。
4、如何正確的進行熱滅活呢?
將需要進行處理的血清置于56℃水浴30分鐘,建議加放空白對照(同體積水)使用溫度計測溫,以測得溫度為56℃時為計時起始點,加熱過程中可不時輕度旋轉混勻血清。
5、為何血清存在批間差?
因為血清來源于動物,其組成成分有1000種左右,且血清組成及含量常隨供血動物的性別、年齡、生理條件和營養條件不同而異。每個批號的組分和百分比含量都是不固定的,所有批間差是可能存在的。 建議先進行批號測試,篩選出合適的批號,備好庫存(血清未開封時,在-20℃可保存5年)。如需更換血清批次或產地,建議先試用再訂購。
6、需要對新買的血清進行過濾嗎?
血清在ISO13485認證的廠房中生產,經過3次0.1μm過濾,出廠經過檢測并且會使用三種以上的細胞株進行培養測試及無菌檢測,污染幾率非常低。通常細胞污染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根據協助使用者進行分析檢測,結果表明絕大部分都是因人為操作失誤導致污染。因此買來的血清不需要再次進行過濾。
7、如何挑選適合細胞生長的血清?
原代或是正常細胞株建議使用BI特級胎牛血清,對生長條件要求高的細胞和干細胞可選用專用特級胎牛血清,或胚胎干細胞專用金牌胎牛血清。
由于血清有批間差異,細胞種類不同,我們建議客戶購買前可先申請試用樣品,通過篩選得到滿意的血清批號,之后根據項目需求可進行批量囤貨,以保證該項目所需血清質量的一致性,可排除不同批號血清對于實驗帶來的影響。
8、除了對血清進行檢測,還有何更直觀的方式分辨血清質量呢?
目測法:我們可根據血清的顏色,沉淀,澄清度等進行區分。
顏色:顏色根據血清蛋白含量的不同,可表現出黃色或者紅色。進口血清質量好的呈現出淡黃、微紅色,較差質量呈現出橘紅色或鮮紅色。熱滅活血清或保存不當的,由于血紅蛋白的破壞氧化,會呈現出暗紅色,甚至咖啡色。
沉淀:血清中的沉淀主要是有纖維蛋白的凝聚產生。沉淀產生的原因很多,使用時反復凍融會增加沉淀。進口血清過濾分裝前很少反復凍融,因此成品清澈。
澄清度:進口血清是由于蛋白和脂類等物質含量低,表現為稀薄、清淡。國產血清絕大多數為新生牛血清,相對而言更加粘稠,顏色略深。
9、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有什么區別呢?
取血年齡不同:牛血清按照牛取血時間或牛齡可進行區分。
a.胎牛血清(Foetal Bovine Serum,簡稱FBS)指的是取自未出生,母牛剖腹得來的胎牛。
b.國產胎牛血清(并無明確定義,但通常以此稱)的指的是出生4-6小時,且未進行哺乳進食的牛,有時還稱作國產新生牛。
c.新生牛血清(Newborn Calf Serum,簡稱NBCS)指的是出生14天-3個月進行取血的牛。
d.成年牛血清(Adult Bovine Serum,簡稱ABS)指的是取血時牛齡通常超過12個月的牛。
提示:以上取血牛齡的差異主要是受當地國家畜牧業的發展及法規限制影響,因為牛血多為畜牧業副產業,并未有專門為取血而養的牛。
組分與比例不同:這幾種不同牛齡血清所含的促細胞生長因子、促貼附因子、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質等組分與比例不同。常規來說,年齡越小的牛血清,細胞培養效果越好。胎牛血清培養效果好于新生牛,且因為胎牛未進食過母乳,所以IgG含量低。
用途與用法不同:根據細胞所需生長條件可確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