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周期 |
一周 |
應用領域 |
醫(yī)療衛(wèi)生,生物產業(yè),農林牧漁 |
主要用途 |
噻酮的高效滲透作用是影響活性生物體表角質層,促使有效成分通過表皮層進入體內。 |
【化學名稱】:N-正烷基苯并異噻酮唑酮
【英文名稱】:Butylbenisothiazolene
【分子式】:C11H13O3SN
【分子量】:239.29
[性 狀]: 為微黃至白色粉狀結晶體,
[物理性質]: 純度:含量(氣相色譜歸一化法) 97.0~100.0%
[凝 固 點]: 38.0~40℃
[溶 解 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苯、丙二醇等
[保 質 期]: 2年
[貯 存
1、對害蟲的作用機理:害蟲大部分都是昆蟲,害蟲表體有臘質層或硬殼保護層,大多數(shù)殺 劑在觸殺、胃毒、熏蒸等機理方面都不*具備,各有側重。當加入噻酮后,首先與害蟲表體親和、浸潤,使其形成均勻的藥膜,破壞其表體結構,降低其防御能力,促使殺蟲劑在短時間內比較順利進入害蟲體內,發(fā)揮作用。若是胃毒性殺蟲劑,就會破壞害蟲的胃內膜,迅速吸收代謝紊亂殺死害蟲。
2、對植物病害的作用機理:作物的各種病害,都是由細胞組成,不論是觸殺型殺菌劑,還是內吸型殺菌劑,都必須在有效的濃度下,噴灑到作物表體,作用到病害,需要有一個接觸、滲透過程。由于殺菌劑的性質所決定,在單位時間內進入植物體內或病蟲害內部的有效物是一定的,要提高滅殺性能和速度,就必須加大用藥量。加入噻酮的殺菌劑,能迅速穿過細胞壁,殺滅病蟲害,起到保護植物的作用。
3、對殺草的作用機理:各種植物,其葉子表面都有自我保護作用的臘質層,有害雜草,特別是惡生雜草的結構致密,而各類除草劑都必須與雜草接觸,穿過臘質層才能發(fā)揮作用,加入噻酮的除草劑噴灑到雜草的表面,能迅速發(fā)揮藥效。
4、噻酮與氮酮的作用機理是相同的,但噻酮卻以高出氮酮2.99倍的滲透性進入 活性體內起作用,這也是使用噻酮后,農藥用量降低,藥效提高的理論依據所在。
由于噻酮對動物皮膚、昆蟲及植物的莖葉表皮均有顯著的促滲作用,。廣泛應用于有機磷、擬除蟲菊脂類、氨基甲酸酯類和復配型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各類農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