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風速儀的校準是確保測量精度的關鍵,需結合實驗室標準風洞與現場比對兩種方法,兼顧效率與實用性。
一、標準風洞校準:精度基石
原理與流程:在標準風洞中,通過變頻風機產生穩定風速(范圍覆蓋儀器量程),利用高精度皮托管或激光測速儀作為參考。
操作步驟:
將風速儀探頭固定于風洞測試段,設定目標風速(如5m/s、10m/s等)。
重復測量10次取均值,對比參考值計算偏差,調整儀器校準系數。
優勢:可控環境、重復性好,適合定期全面校準(建議每6-12個月一次)。
二、現場比對校準:靈活補充
適用場景:無法頻繁返廠校準或需驗證長期穩定性時。
實施方法:
參考儀器選擇:使用同類型已校準的高精度風速儀(如±0.5%FS精度)。
多位置測試:在開闊場地(如平坦屋頂)同步測量,避開湍流區域,取5-10組數據對比。
數據分析:計算兩組數據相關系數(R²>0.98視為有效),若偏差超閾值(如±3%),觸發實驗室校準。
優勢:貼近實際工況,成本低,可高頻執行(每月1次)。
三、協同校準策略
周期管理:每季度現場比對,結合年度風洞校準,建立動態校準曲線。
環境補償:在高濕、高溫等復雜環境中,需額外驗證溫度補償算法。
數據追蹤:記錄每次校準結果,通過趨勢分析預判傳感器老化。
案例驗證:某環保部門采用此方案,將10臺便攜式風速儀的年均誤差控制在±1.2m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