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智能儀器生產的高溫高剪切表觀粘度測定器(DZY-111)是一種用于測定潤滑油在高溫和高剪切速率條件下表觀粘度的精密儀器,是依據ASTM D5481和適用于 NB/SH/T 0703-2020《 潤滑油在高溫高剪切速率條件下表觀黏度測定法(多重毛細管黏度計法) 》 試驗方法設計、制造的。
一.性能特點
1. 儀器是以同類進口儀器的結構和性能特點為基礎,結合當下流行的科技元素研發而成的,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實驗結果精度高,性價比高等優勢。
2. 儀器配備了先進的10寸全彩、高性能、高清TFT液晶觸摸屏,觸碰靈敏,質量可靠,集壓力、時間、調試、溫度整定、體積測量的等各項操作功能于一體,布局合理,易于操作。
3. 儀器采用特殊定制的PLC(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作為控制核心,結合進口壓力變送器,使儀器具備更加穩定和正確判斷壓力變化并自動記錄相應時間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了實驗結果正確性。
4. 儀器加熱系統的控溫精度高,可達150±0.1℃。
5. 儀器關鍵部件均采用美國原裝進口部件:如旋塞閥、毛細管、校準標油等。因此試驗精度滿足標準要求,并可以和同類進口儀器相媲美。
6. 儀器具備自動和手動上樣裝置(用戶可自行選擇),有效地提高進樣與抽樣的效率。
7. 儀器具有根據預估粘度值自動推薦壓力值功能,便于試驗。
8. 儀器在試驗結束后,可自動計算出結果,并存儲和打印,無需其它輔助軟件進行計算。
9. 儀器存儲量大,可隨時對歷史數據進行查詢
10.儀器配備LIMS系統,可及時上傳數據。
11.儀器具有多單元實驗結構,可以根據試驗量進行選擇。
12.儀器配備排煙裝置,安全環保。
二.技術指標:
1. 儀器電源:AC220V±10% 50Hz
2. 實驗環境溫度:15℃~30℃
3. 實驗相對濕度:< 85%
4. 儀器功率:1500 W
5. 實驗溫度: 150℃
6. 控溫精度: ±0.1℃
7. 試樣體積:7ml±1ml
8. 壓力范圍:350Kpa~4500 KPa
9. 實驗單元:1至4單元,可根據需要選購。
10. 液晶觸摸屏:高清TFT液晶觸摸屏
11. 實驗氣源: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
測定潤滑油在高溫和高剪切速率條件下的表觀粘度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確保發動機效率
· 減少磨損:在高溫高剪切的條件下,潤滑油的表觀粘度直接影響其形成的潤滑膜的穩定性和厚度,這對于減少發動機內部部件的磨損至關重要。
· 優化操作條件:通過測定得到的表觀粘度數據,可以判斷潤滑油是否能夠在發動機的實際工作溫度和壓力下提供有效的潤滑,從而優化發動機的操作條件。
2. 保護發動機部件
· 防止過熱:保持適當的表觀粘度可以幫助潤滑油在高溫環境下保持良好的潤滑效果,防止發動機部件因潤滑不足而過熱。
· 延長使用壽命:穩定的表觀粘度有助于減少發動機部件的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特別是在惡劣的駕駛條件下。
3. 質量控制與產品標準
· 符合國際標準:測定潤滑油的表觀粘度以確保其滿足國際標準如ASTM D5481和SH/T0703,這對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
· 質量監控:通過定期的表觀粘度測定,可以對潤滑油產品進行質量監控,確保其性能一致性。
4. 研發和技術改進
· 新產品開發:通過測定不同條件下的表觀粘度,科研人員可以設計出更適應極端環境要求的潤滑油新產品。
· 性能優化:測定結果為潤滑油配方的改進提供了科學依據,幫助制造商優化產品性能。
5.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 節能減排:使用在高溫高剪切條件下表現優異的潤滑油,可以降低發動機能耗,減少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
· 可持續運營:通過提高潤滑油的效率和延長換油周期,可以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6. 安全與可靠性保障
· 減少故障風險:確保潤滑油在高溫高剪切條件下的穩定性,可以減少因潤滑不良導致的發動機故障。
· 應對極端條件:特別在高溫或高壓環境下工作時,潤滑油的穩定表觀粘度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的關鍵。
7. 維護成本控制
· 減少維修費用:有效的潤滑可以顯著減少發動機的維護需求,降低長期運維成本。
· 經濟效益分析:通過測定表觀粘度,企業可以更好地評估潤滑油的經濟效益,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綜上所述,測定潤滑油在高溫和高剪切速率條件下的表觀粘度對于確保發動機的高效運行、保護發動機部件、維護設備安全、優化生產成本和推動環保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潤滑油產品的性能和應用效果,還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