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通過特定的生物過程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去除,這一過程主要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方式。
一、好氧生物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好氧微生物(如活性污泥中的細菌)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硝酸鹽等無害物質。
活性污泥的作用:活性污泥是這一過程中的關鍵角色,它由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等微生物群體組成的混合體,對有機物具有強大的吸附、吸收和降解能力。
分解過程:當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透過細胞膜被細菌吸收,或固體和膠體狀態的有機物被細菌分泌的酶分解為可溶性物質后,這些有機物便會在好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氧化作用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
關鍵參數:為確保微生物的活性,需要控制污泥濃度、溶解氧濃度、溫度和pH值等關鍵參數在適宜范圍內。
常用工藝:常見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曝氣生物濾池等,這些工藝對水量、水質和水溫變動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處理效果好,污泥量少且易于固液分離。
二、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是在無氧或低氧條件下進行的。它利用厭氧微生物(如產酸菌、甲烷菌等)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和穩定的沉積物。
分解階段:厭氧生物處理過程相對復雜,一般分為水解階段、產乙酸階段、產氫階段(一般和產乙酸階段同時)和產甲烷階段。
水解階段:大分子有機物被厭氧菌分解為葡萄糖等易分解的有機物。
產乙酸階段和產氫階段:葡萄糖等有機物會進一步被降解為有機酸、醇類、醛類、氨、二氧化碳等。
產甲烷階段:在甲烷細菌的作用下,這些代謝產物會進一步分解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生物氣體。
能源產生:厭氧生物處理不僅實現了有機物的去除,還產生了可利用的生物氣體資源——沼氣。
三、微生物的其他作用
除了直接分解有機物外,微生物在廢水處理中還發揮著其他重要作用:
生物吸附作用:廢水中的一些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如合成有機物、金屬鹽類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微生物的吸附特性得以去除。
生物合成作用:微生物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合成自身的細胞組成,通過去除微生物體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共代謝作用:針對一些特殊的有機污染物,微生物可以通過共代謝的方式分解有機物基質,即使不能利用這種基質作為能源和組成元素。
去毒作用:微生物具有轉化、降解和礦化等反應能力,可以改變污染物的分子結構,從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
綜上所述,微生物通過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方式,以及生物吸附、生物合成、共代謝和去毒等生物過程,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為無害物質或可利用資源。這一過程中,微生物不僅扮演了凈化廢水的角色,還為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