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5N(UNS R30035)Allvac 35N 奧氏體型鎳-鈷-鉻-鉬合金成份標準
MP35N(UNS R30035)Allvac 35N 奧氏體型鎳-鈷-鉻-鉬合金成份標準
MP35N 是一種多功能的高性能材料,在多個行業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其強度、耐腐蝕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組合使其成為航空航天、醫療、石油和天然氣以及電子應用等。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MP35N 線材在解決工程挑戰和突破各個領域創新的界限方面可能會保持其重要性。
常見商品名稱:
MP35N /UNS R30035/Allvac 35N /W. Nr: 2.4999
規格:
美國標準(AMS) 5844/5845/5758 / ASTM F562/ NACE MR01-75
MP35N(UNS R30035)是一種高性能奧氏體鎳-鈷-鉻-鉬合金,以其強度、耐腐蝕性、抗疲勞性和生物相容性著稱,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器械(如骨釘、接骨板)及石油化工領域。以下是其典型化學成分標準,通常遵循ASTM F562和AMS 5844等規范:
MP35N合金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比%)
元素 | 標準范圍 | 備注 |
---|---|---|
鎳 (Ni) | 33.0% - 37.0% | 基體元素,提供奧氏體結構穩定性。 |
鈷 (Co) | 33.0% - 37.0% | 增強合金強度及耐熱性。 |
鉻 (Cr) | 19.0% - 21.0% | 提升抗氧化及耐腐蝕能力。 |
鉬 (Mo) | 9.0% - 10.5% | 增強抗點蝕和縫隙腐蝕性能。 |
鈦 (Ti) | ≤ 1.0% | 細化晶粒,改善機械性能。 |
鐵 (Fe) | ≤ 0.25% | 雜質控制,避免影響耐蝕性。 |
碳 (C) | ≤ 0.025% | 嚴格控制以防止晶間腐蝕。 |
錳 (Mn) | ≤ 0.15% | 雜質元素,限制含量以保持性能。 |
硅 (Si) | ≤ 0.15% | 雜質控制,避免脆性相形成。 |
硫 (S) | ≤ 0.010% | 減少熱加工時的脆化風險。 |
磷 (P) | ≤ 0.015% | 雜質元素,限制含量保障韌性。 |
其他 | 余量及微量元素 | 可能含微量鋁(Al)、硼(B)等,需符合標準。 |
關鍵特性與注意事項
加工硬化:可通過冷加工顯著提升強度(如冷軋后抗拉強度可達>2000 MPa)。
熱處理:通常不進行固溶處理,依賴冷變形強化。
耐腐蝕性:在氯化物環境、海水及高溫高壓酸性條件下表現優異。
標準參考:具體成分可能因生產商(如Allvac)或應用領域調整,建議查閱最新版:
ASTM F562: 醫用植入物標準。
AMS 5844: 航空航天材料規范。
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工況和最新標準驗證成分,確保材料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特征
冷加工將獲得更高的抗拉強度。
老化熱處理將使微型不銹鋼管具有最高的強度。
根據加工方法提供多種性能組合,以適應多種應用。
優異的耐腐蝕性 – 廣泛用于支架和植入物
耐腐蝕性:
MP35N 合金在所有強度水平下均具有出色的抗一般腐蝕、縫隙腐蝕和應力腐蝕能力。MP35N 中的四種合金元素是業內幾乎所有不銹鋼、鎳和鈷基合金耐腐蝕的基礎。該合金在硫化氫、鹽水和其他氯化物溶液以及無機酸(硝酸、鹽酸和硫酸)中具有抵抗腐蝕性。該合金還具有抗氫脆性。MP35N 是一種極其貴金屬,與鈦非常相似,如果與不太貴重的材料(如 316 型不銹鋼)耦合,可能會導致電偶腐蝕。
切削:
MP35N 合金可以進行熱加工和冷加工,并通過多種工藝成型。工件強化可以通過擠壓、軋制、模鍛、拉拔或這些制造工藝的組合來實現。MP35N 合金可以進行 TIG 焊接,通常,其可焊性與 304 型不銹鋼相似。接頭效率取決于材料的熱處理/工作條件。MP35N 的可加工性與 Waspaloy 相似但更好,Waspaloy 是鎳鈷鉻基合金加工性能的廣泛使用標準。我現在需要整理關于MP35N(UNS R30035)Allvac 35N合金的化學成分標準。
首先,我需要回憶一下這個合金的基本信息,它屬于奧氏體鎳-鈷-鉻-鉬合金,以高強度、耐腐蝕和抗疲勞著稱,常用于航空和醫療領域。
接下來,我得確認它的主要成分。根據之前的知識,MP35N的主要元素包括鎳、鈷、鉻、鉬,可能還有少量的鈦、鐵等。但具體含量需要查證,確保準確性。例如,鎳的含量可能在35%左右,鈷可能在35%左右,鉻可能在20%左右,鉬可能在10%左右?或者可能不同?可能記錯了,需要查閱可靠資料。
然后,我需要考慮各個元素的精確范圍。比如,Ni可能占33-37%,Co占33-37%,Cr占19-21%,Mo占9-10.5%,Ti可能不超過1%,Fe可能不超過1%,其他元素如C、Mn、Si、S、P等的含量應該較低,通常在百分之零點幾或更低。此外,可能還有一些微量元素需要控制,比如Al、B等,但不確定是否需要包括。
另外,需要注意不同標準可能會有細微差異,比如ASTM、AMS、UNS等。用戶提到了UNS R30035,所以應參考相應的標準。可能ASTM F562或其他相關標準中有詳細規定。
需要確保各個元素的百分比范圍正確,避免錯誤。例如,鉻的含量可能不是20%左右,而是更接近19-21%。鉬可能在9-10.5%之間。鈷和鎳的比例是否大致相等?比如各占約35%?可能需要確認。
還要注意雜質元素的限制,例如碳、硅、錳、硫、磷等的上限。例如,C可能≤0.025%,Mn≤0.15%,Si≤0.15%,S≤0.010%,P≤0.015%。這些數值是否準確?可能需要參考具體標準。
此外,是否有其他元素如鈦、鐵的具體含量限制?例如,鈦可能在1%以下,鐵可能在0.25%以下?或者可能更高?
最后,是否需要注明這些數據來源于哪個標準,例如ASTM F562或其他規范?用戶可能希望知道具體的標準來源,以便進一步查閱。
總結一下,我需要列出各主要成分的范圍,包括Ni、Co、Cr、Mo、Ti、Fe,以及雜質元素如C、Mn、Si、S、P等的限制。確保每個數值準確無誤,并注明可能的來源標準,如ASTM F562或AMS 5844等。同時,可能需要提醒用戶實際應用時需參考最新標準,因為成分可能有調整。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