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準醫療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當下,微創手術器械的微型化與功能集成化正以高速突破臨床診療的物理極限。根據微創外科行業數據顯示,全球微創手術器械市場規模以8%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速擴張,其背后是腫瘤介入、神經外科等高難度術式對器械性能的嚴苛需求驅動——傳統設備受限于操作精度與單一功能設計,難以滿足深部病灶的精準診療需求。
如今,器械的微型化與功能集成化正成為突破復雜病灶診療瓶頸的核心驅動力。辛辛那提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最新發布的系留式液壓微電機驅動切割系統,以2毫米外徑的微型化設計突破傳統器械物理極限,將腫瘤穿透、靶向藥物遞送與活體組織精準采樣三大功能集于一體,為實體腫瘤診療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這一突破性裝置的核心組件——微型液壓微電機,由摩方精密的面投影微立體光刻(PμSL)3D打印技術精密制造,標志著微創器械在微型化、功能集成化領域邁出里程碑式一步。
相關研究以“Hydraulic micromotor powered dissector for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為題發表在國際期刊《Discove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01 技術突破:2毫米內的精密革命
該裝置通過導管導航技術實現超細器械的深部組織介入,其核心液壓微電機采用脈沖渦輪原理,由摩方精密nanoArch® S140 3D打印的頂蓋、基座與轉子組件構成精密動力系統。為滿足生物體內嚴苛的力學與安全要求,該研究團隊選用摩方自研BIO生物相容性樹脂,以光學精度10μm打印確保組件在微米尺度上的結構完整性。


實驗數據顯示,優化后的葉片設計使微電機在15毫升/分鐘流量下達到34,000 RPM轉速,流量提升至45毫升/分鐘時更突破100,000 RPM,較傳統設計效率提升超45%。

02 精準操控:從仿真到臨床的驗證閉環
研究團隊通過ANSYS CFX流體仿真精準預測扭矩-轉速曲線,結合摩方制造的組件進行實體驗證。在0.6%-2%瓊脂凝膠組織模型中,錐形直刃切割器展現出對軟組織的優異適應性,成功在葡萄表皮、藍莓果肉及雞肝等生物樣本中完成毫米級精度的切割與藥物遞送。更令人矚目的是,裝置通過反向抽吸活檢技術實現微量組織樣本的高效采集,誤差率較傳統器械降低60%,為早期癌癥診斷提供新路徑。


03 未來圖景:毫米級器械開啟超微創新時代
此次技術突破不僅驗證了液壓驅動微型化器械的可行性,更通過摩方制造的2毫米外徑微電機原型,為未來開發更細介入器械奠定基礎。這種超微型設備可深入傳統器械難以抵達的狹窄病灶區域,或將推動微創手術向“無創化”演進。
作為全球微納3D打印技術創新者,摩方始終以“精密制造重構醫療可能”為使命。從助力英國Sutrue公司優化微創手術自動縫合器,到和北京同仁醫院共同研發的青光眼引流器,再到此次與頂尖學術機構聯合創新,摩方憑借跨尺度精密加工能力與生物材料創新體系,持續賦能醫療器械的微型化革命。隨著摩方復合精度光固化3D打印技術、生物墨水材料體系等新突破的全球推廣,這場由精密制造驅動的微創診療變革,正在為人類健康開辟更精準、更安全、更高效的未來戰場。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