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工芯片行業,芯片的可靠性和性能是至關重要的。為了確保芯片在及端環境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各國都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測試標準。其中,美國的MIL-STD-883是全球范圍內應用zui廣泛的微電子器件測試標準之一,而中國的guo軍標(GJB)則在本土軍工領域具有quan威性。本文科準測控小編將重點介紹GJB 548C-2021及其相關標準在推拉力測試中的應用,并結合科準測控小編的專業視角,探討如何確保測試的準確性和合規性。
一、國際標準MIL-STD-883
MIL-STD-883是由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微電子器件試驗方法和程序》標準,涵蓋了微電子器件的環境適應性、可靠性測試、機械及電氣特性等要求。該標準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采用,是芯片測試領域zuijuquan威性的標準之一。
二、中國guo軍標(GJB)相關標準
在中guo軍工領域,與MIL-STD-883對應的國家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要規范:
1、GJB 597B-2012《半導體集成電路總規范》
對標內容:類似MIL-PRF-38535(集成電路性能規范)。
封裝要求:規定芯片封裝的氣密性、引線材料、耐環境性能等,補充了GJB 548C的測試框架。
2、GJB 2438A-2021《混合集成電路通用規范》
對標內容:類似MIL-PRF-38534(混合微電路通用規范)。
封裝要求:針對混合集成電路的多芯片封裝(MCM)、陶瓷封裝,提出鍵合工藝、密封性、熱循環等專項測試。
3、GJB 150A-2009《jun用設備環境試驗方法》
對標內容:類似MIL-STD-810(環境工程考慮與實驗室試驗)。
封裝相關:振動、沖擊、溫度循環等試驗,用于驗證封裝結構在及端環境下的可靠性。
4、GJB 360B-2009《電子及電氣元件試驗方法》
對標內容:類似MIL-STD-202(電子元件試驗方法)。
封裝相關:引線疲勞、耐焊接熱等測試,適用于分立器件的封裝驗證。
三、GJB 548C-2021的核心測試方法
GJB 548C-2021是芯片封裝領域與MIL-STD-883最直接對應的標準,覆蓋鍵合強度、環境試驗、可靠性驗證等核心測試項目。以下是與推拉力測試相關的部分方法:
1、方法2004.3 引線牢固性
用于測試引線在機械應力下的牢固性,確保引線在振動和沖擊環境下的可靠性。
2、方法2011.2 鍵合強度之引線拉力
通過拉力測試驗證引線鍵合點的強度,確保鍵合點在及端條件下的穩定性。
3、方法2019.3 芯片剪切強度
測試芯片與基板之間的粘接強度,確保芯片在高溫、低溫等環境下的可靠性。
4、方法2023.3 非破壞性鍵合拉力
通過非破壞性方式測試鍵合點的拉力,適用于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芯片封裝。
5、方法2028 針陣列封裝的破壞性引線拉力
針對針陣列封裝的引線進行破壞性拉力測試,驗證引線在及端條件下的強度。
6、方法2029 陶瓷片式載體焊接強度(破壞性推力)
測試陶瓷片式載體焊接點的強度,確保焊接點在高溫和機械應力下的穩定性。
8、方法2038 焊柱陣列封裝的破壞性引線拉力
針對焊柱陣列封裝的引線進行破壞性拉力測試,驗證引線在及端條件下的強度。
四、其他相關標準
1、MIL-STD-883E 微電路標準測試方法
提供了詳細的微電路測試方法,涵蓋環境適應性、機械性能和電氣特性。
2、JESD22-B117 高速剪向推球測試
用于測試芯片封裝的鍵合強度,特別是在高速剪切條件下的性能。
3、JESD22-B116 焊線剪切測試
用于驗證焊線在機械應力下的強度和可靠性。
五、總結
GJB 548C-2021作為中guo軍工芯片封裝測試的核心標準,與國際標準MIL-STD-883高度一致,涵蓋了鍵合強度、環境試驗和可靠性驗證等關鍵測試項目。結合GJB 597B、GJB 2438A等標準,可以構建完整的軍工芯片封裝質量控制體系。在實際應用中,需重點關注國產化材料要求、數據追溯性及工藝控制等特殊條款,以確保合規性并提升產品競爭力。科準測控小編建議,在執行這些測試時,應嚴格遵循標準要求,并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進行優化,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有關于軍工芯片封裝測試標準相關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電阻推力圖片、測試標準、測試方法和測試原理,推拉力測試機怎么使用視頻和圖解,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作業指導書,原理、怎么校準和使用方法視頻,推拉力測試儀操作規范、使用方法和測試視頻 ,焊接強度測試儀使用方法和鍵合拉力測試儀等問題,歡迎您關注我們,也可以給我們私信和留言,【科準測控】小編將持續為大家分享推拉力測試機在鋰電池電阻、晶圓、硅晶片、IC半導體、BGA元件焊點、ALMP封裝、微電子封裝、LED封裝、TO封裝等領域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