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化工,電子/電池,電氣 | 產地 | 德國 |
---|---|---|---|
品牌 | 西門子 |
某些“動作"(action);對于施控系統,在某一步中則要向被控系統發出某些“命令"(command)。為了敘述方便,
下面將命令或動作統稱為動作,并用矩形框中的文字或符號表示,該矩形框應與相應的符號相連。
如果某一步有幾個動作,可以用圖18中的兩種畫法來表示,但是并不隱含這些動作之間的任何順序。說明命令的語句應清楚地表明該命令是存儲
![]() |
參考價 | ¥666 |
訂貨量 | 1臺 |
更新時間:2022-12-07 22:21:12瀏覽次數:1028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西門子S120連接電纜6SL3060-4AF30-0AA0
梯形圖的編程方式是指根據功能表圖設計出梯形圖的方法。為了適應各廠家的PLC在編程元件、指令功能和表示方法上的差異,下面主要介紹使用通用指令的編程方式、以轉換為中心的編程方式、使用STL指令的編程方式和仿STL指令的編程方式。
為了便于分析,我們假設剛開始執行用戶程序時,系統已處于初始步(用初始化脈沖M8002將初始步置位),代表其余各步的編程元件均為OFF,為轉換的實現做好了準備。
1.使用通用指令的編程方式
編程時用輔助繼電器來代表步。某一步為活動步時,對應的輔助繼電器為“1"狀態,轉換實現時,該轉換的后續步變為活動步。由于轉換條件大都是短信號,即它存在的時間比它激活的后續步為活動步的時間短,因此應使用有記憶(保持)功能的電路來控制代表步的輔助繼電器。屬于這類的電路有“起保停電路"和具有相同功能的使用SET、RST指令的電路。
如圖5-27a所示Mi-1、Mi和Mi+l是功能表圖中順序相連的3步,Xi是步Mi之前的轉換條件。
圖5-27 使用通用指令的編程方式示意圖
編程的關鍵是找出它的起動條件和停止條件。根據轉換實現的基本規則,轉換實現的條件是它的前級步為活動步,并且滿足相應的轉換條件,所以步Mi變為活動步的條件是Mi-1為活動步,并且轉換條件Xi=1,在梯形圖中則應將Mi-1和Xi的常開觸點串聯后作為控制Mi的起動電路,如圖5-27b所示。當Mi和Xi+1均為“l"狀態時,步Mi+1變為活動步,這時步Mi應變為不活動步,因此可以將Mi+1=1作為使Mi變為“0"狀態的條件,即將Mi+1的常閉觸點與Mi的線圈串聯。也可用SET、RST指令來代替“起保停電路",如圖5-27c所示。
這種編程方式僅僅使用與觸點和線圈有關的指令,任何一種PLC的指令系統都有這一類指令,所以稱為使用通用指令的編程方式,可以適用于任意型號的PLC。
如圖5-28所示是根據液壓滑臺系統的功能表圖(見圖5-26b)使用通用指令編寫的梯形圖。開始運行時應將M300置為“1"狀態,否則系統無法工作,故將M8002的常開觸點作為M300置為“1"條件。M300的前級步為M303,后續步為M301。由于步是根據輸出狀態的變化來劃分的,所以梯形圖中輸出部分的編程極為簡單,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處理:
1)某一輸出繼電器僅在某一步中為“1"狀態,如Y1和Y2就屬于這種情況,可以將Y1線圈與M303線圈并聯,Y2線圈與M302線圈并聯。看起來用這些輸出繼電器來代表該步(如用Y1代替M303),可以節省一些編程元件,但PLC的輔助繼電器數量是充足、夠用的,且多用編程元件并不增加硬件費用,所以一般情況下全部用輔助繼電器來代表各步,具有概念清楚、編程規范、梯形圖易于閱讀和容易查錯的優點。
2)某一輸出繼電器在幾步中都為“1"狀態,應將代表各有關步的輔助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并聯后,驅動該輸出繼電器的線圈。如Y0在快進、工進步均為“1"狀態,所以將M301和M302的常開觸點并聯后控制Y0的線圈。注意,為了避免出現雙線圈現象,不能將Y0線圈分別與M301和M302的線圈并聯
西門子S120連接電纜6SL3060-4AF30-0AA0
1. 步
順序控制設計法最基本的思想是將系統的一個工作周期的劃分為若干個順序相連的階段,這些階段稱為步(Step),可以用編程元件,(例如輔助繼電器M和順序控制繼電器S)來代表各步。步是根據輸出量的狀態變化來劃分的,在任何一步之內,各輸出量的ON/OFF狀態不變,但是相鄰兩步輸出量總的狀態是不同的,步的這種劃分方法使代表各步的編程元件的狀態與各輸出量的狀態是之間有著極為簡單的邏輯關系。
送料小車開始停在左測限們開關X2處(見圖17),按下起動按鈕X0,X2變為ON,打開貯料斗的閘門,開始裝料,同時用定時器T0定時,10s后關閉貯料斗的閘門,Y0變為ON,開始右行,碰到限位開關X1后停下來卸料(Y3為ON),同時用定時器T1定時;5s后Y1變為ON,開始左行,碰到限位開關X2后返回初始狀態,停止運行。
根據Y0~Y3的ON/OFF狀態的變化,顯然一個工作周期可以分為裝料,右行、卸料和左行這4步,另外還應設置等待起動的初始步,分別用M0~M4來代表這5步,圖17左上部是小車運動的空間示意圖,左下部是是有關編程元件的波形圖(時序圖),右邊是描述該系統的順序功能圖,圖中用矩形方框表示步,方框中可以用數字表示該步的編號,一般用代表該步的編程元件的元件的元件號作為步的編號,如M0等,這樣在根據順序功能圖設計梯形圖較為方便。
2. 初始步
與系統的初始狀態相對應的步稱為初始步,初始狀態一般是系統等待起動命令的相對靜止的狀態。初始步用雙線方框表示,每一個順序功能圖至少應該有一個初始步。
3. 活動步
當系統正處于某一步所在的階段時,該步處于活動狀態,稱該步為“活動步"。步處于活動狀態時,相應的動作被執行:處于不活動狀態時,相應的非存儲型動作被停止執行。
4. 與步對應的動作或命令
可以將一個控制系統劃分為被控系統和施控系統,例如在數控車床系統中,數控裝置是施控系統,而車床是被控系統。對于被控系統,在某一步中要完成某些“動作"(action);對于施控系統,在某一步中則要向被控系統發出某些“命令"(command)。為了敘述方便,
下面將命令或動作統稱為動作,并用矩形框中的文字或符號表示,該矩形框應與相應的符號相連。
如果某一步有幾個動作,可以用圖18中的兩種畫法來表示,但是并不隱含這些動作之間的任何順序。說明命令的語句應清楚地表明該命令是存儲型的還是非存儲型的。例如某步的存儲型命令“打開1號閥并保持",是指該步為活動步時打開,該步為不活動時繼續打開;非存儲型命令“打開1號閥",是指該步為活動步時打開,為不活動步時關閉。
除了以上的基本結構之外,使用動作的修飾詞(見表1)可以在一步中完成不同的動作。修飾詞允許在不增加邏輯的情況下控制動作。例如,可以使用修飾詞L來限制配料閥打開的時間。
表1 動作的修飾詞
N | 非存儲型 | 當步變為不活動步時動作終止 |
S | 置位(存儲) | 當步變為不活動步時動作繼續,直到動作被復位 |
R | 復位 | 被修飾詞S,SD,SL,或DS起動的動作被終止 |
L | 時間限制 | 步變為活動步時動作被起動,直到步變為不活動步或設定時間到 |
D | 時間延遲 | 步變為活動步時延遲定時器被起動,如果延遲之后步仍然是活動的,動作被起動和繼續,直到步變不活動步 |
P | 脈沖 | 當步變為活動步,動作被起動并且只執行一次 |
SD | 存儲與時間延遲 | 在時間延遲之后動作被起動,一直到動作被復位 |
DS | 延遲與存儲 | 在延遲之后如果步仍然是活動的,動作被起動直到被復位 |
SL | 存儲與時間限制 | 步變為活動步時動作被起動,一直到設定的時間到或動作被復位 |
在圖17中,定時器T0的線圈應在M1為活動步時“通電",M1為不活動步時斷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T0的線圈相當于步M1的一個動作,所以將T0作為步M1的動作來處理。步M1下面的轉換條件T0由在時時間到時閉合的T0的常開觸點提供。因此動作框中的T0對應的是T0的線圈,轉換條件T0對應的是T0的常開觸點